第四百二十九章 兰亭集序的比试429(2 / 2)

“苏黄米蔡,行隶楷草,萧某无所不精!”

潘雪儿闻言,略一思忖,淡笑道:“不如,就比试王右军的《兰亭集序》吧!”

“噢?”

听闻此话,萧让顿时面露欣赏之色。

“自古以来书法大家,无有能出王右军之右者。”

“而这《兰亭集序》,更是拥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名。”

“看来,金莲姐也是位颇通文墨的风雅之人啊!”

潘雪儿听到这话,不由得笑了笑,但没有再多说什么。

王右军,便是王羲之。

古往今来,最出名的大书法家,没有之一。

在潘雪儿心目中,如果王羲之的字,是一流的话。

那什么唐伯虎、苏东坡、柳宗元,都得退居二流。

即便是不认识字的人,也肯定听说过王羲之的大名。

即便是不喜欢文墨的人,也肯定会欣赏《兰亭集序》的华美。

潘雪儿在前世,王羲之的各种字帖,她描过不知多少。

软笔书法,硬笔书法,都是她的专长。

潘雪儿一脸淡笑道:“萧先生,请!”

萧让闻言,拱手抱拳道:“金莲姐,请!”

当即,二人同时落笔,在纸上笔走龙蛇,泼墨挥毫。

原本,吴用的心中,还有些狐疑,不明白金莲姐葫芦里面,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萧让人号“圣手书生”,其书法本领,自然无需质疑。

金莲姐就算再怎么全能,难道还能在专业领域,战胜一个最权威的专业人才吗?

然而,当潘雪儿和萧让,几乎以同步的进度,将两副《兰亭集序》,跃然纸上之际,吴用才明白,金莲姐并不是在打什么算盘。

而是真的打算,只凭借技术性压制,折服这个圣手书生!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萧让一边写着,注意到身旁潘雪儿纸上精致的字迹,心中不由得暗暗惊骇。

想到刚刚,潘雪儿信誓旦旦跟他说,自己不识字时的情景。

萧让不由得心乱如麻,额头冒出丝丝细密的冷汗。

这个梁山之主潘金莲,是个何等恐怖的女人啊!

难怪一介女子,可以率领这么多英雄豪杰,成为朝廷所忌惮的心腹大患。

这深不见底的本领,便是她统率群雄的资本。

约莫半炷香的光景后,二人几乎同时放下笔。

众人凑上前看了看,不由得一阵目瞪口呆。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李逵、燕顺、王英等人看来,这两副作品,写的基本上一样好。

但具体哪里好,他们也说不上来。

而林冲、朱仝、戴宗等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则可以稍稍评价上几句。

“金莲姐写的这篇《兰亭集序》,颇为刚硬,豪气干云,一撇一捺都铿锵有力,令人荡气回肠。”

“萧先生的这篇字么,则相对更为柔顺优美,将茂林修竹、曲水流觞,描绘得更为生动。”

“真是棋逢对手,各有千秋啊!”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