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傅英就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2 / 2)

所以最终还是选择来参加这次公审。

对于秦王朱樉来说,他深知大明朝堂那些文武百官的实力。

面对傅英的《治安疏》,肯定说不出什么道道出来,所以他就专门自己单独找了黄子澄这样的贤才,以防万一。

没想到还真的现在就立马排上了用场!

看到黄子澄出列,太子朱标是疑惑,但是秦王朱樉却是喜上眉梢,嘴角不自觉的上扬起来。

吏部尚书刘仲质还是太老了,根本不是傅英这样的年轻人的对手。

现在换做从小才思敏捷的黄子澄,那就肯定不一样。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果然黄子澄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足以让傅英殒命!

城楼之下的傅英,这个时候也被郭鹤城给科普了一下,现在发声质问自己的人到底是谁!

黄子澄!

傅英也是若有所思的再次认真打量起来,这位在未来影响大明国运的重量级大佬。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够看到这些在漫长的岁月历史长河当中,还能留下自己名字的传说中的传奇存在。

如果没有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人辅佐朱允炆的话,或许大明的国运又是另外一番场景。

但是历史永远都是客观而又无情的,没有那么多假如。

如果说最开始吏部尚书刘仲质,只是单纯的遵循着朱元璋的意愿,来审问他。

那么现在黄子澄出场,就直接是血雨腥风,真刀真枪想要他的命!

不说其他,单单这上来就给他扣上了一个要为大元朝鸣不平的谋逆大罪,可以说是相当厉害。

只不过这种在外人看起来的智慧,在傅英眼里面却就只是小聪明。

黄子澄或许真的才思敏捷,但是他真的没有治国之能,也就只有这种小聪明,才能让人见识他的厉害之处吧。

当然现在傅英对于黄子澄非常感激,因为这位大儒的出手,让他死掉的概率大大增加了。

但是如果只是这种程度的话还不够。

通过刚才自己辱骂朱元璋,但是却没有被立刻问斩,就可以知道,洪武帝根本就没有传说当中的那么喜欢砍人头。

所以自己还需要继续添把火才成,傅英片刻之间已经想好了接下来的对策!

傅英面对黄子澄的发难,并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只微微的摇了摇头,然后忽然哈哈大声笑了起来。

面对忽然大笑起来的傅英,朱元璋的脸色则是没有任何变化。

反倒是文武百官当中很多官员,则是默默的摇了摇头,认为这小子,可能面对黄子澄的质问,一时之间没有办法反驳,就想用大笑掩饰过去。

围观的众多老百姓,则是觉得傅英的言论多少有点不太正常。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傅英忽然收声,然后盯着黄子澄,一字一句的同样呵斥道:

“身为大明官员,却只想给我这样上疏鸣冤的人扣帽子,尔等所作所为,跟昔日元庭奸臣又有何区别?”

“你们简直就是一帮白读圣贤书的蠢货!”

黄子澄:!!!

文武百官:!!!

围观百姓:!!!

秦王朱樉听到傅英忽然如此呵斥黄子澄也是若有所思。

此子必须要除掉!

否则将来一定会成为自己登基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