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史上最仁慈的完美储君朱标?(求追读~~~)(1 / 2)

燕王和蓝玉面对云奇公公的质问,瞬间默然。

云奇公公继续幽幽笑了笑道:

“难道你们觉得我们不直接呈递给陛下这封奏疏,而是转交给李大人,陛下就不会生气了吗?”

“你可知道,如果我们真的这么擅作主张的话,那么先人头落地的一定是你我!”

“普天之下,难道说还有人敢欺瞒皇上吗?”

“反正杂家是没有这个胆子,难道说蓝将军,你现在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蓝玉听到云奇公公的话之后,也是瞬间后背一紧,冷汗直起。

云奇公公说的没错,现如今大明疆土之上,到处都是皇上的眼线。

所有藩王和文武百官的一举一动,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

自从朱元璋建立了锦衣卫之后,可以说在大明,没有任何人再有任何的隐私可言。

这些锦衣卫可以说无孔不入,就算是文武百官们,晚上跟自己的小妾们鱼水之欢多少次,朱元璋都能了如指掌。

这次傅英上奏疏劝谏空印案重申之事,虽然只有一小部分知晓。

但今天晚上陆陆续续来到傅家府邸的人,已经间接表明,这件事情正在逐渐发酵扩大。

朱元璋在派遣云奇过来查看情况的那一刻,就注定这位洪武帝已经差不多知晓了一切。

只不过让人没想到的就是,傅英竟然会写下如此大逆不道的奏疏而已。

如果真的站在替所谓皇上分忧的份上,擅自作主,不第一时间把奏疏呈递给朱元璋,而是转交给李善长,那才是真正的妥妥大逆不道,违背圣意。

恐怕就算是燕王殿下,也注定免不了一顿责罚吧。

按照现在朱元璋的脾气和性格,甚至可能这封奏疏在呈递给李善长的那一刻,蓝玉和方孝孺两人就直接应该会接到问斩的旨意。

这一点,蓝玉已经通过自身体验,验证过锦衣卫的厉害。

燕王朱棣也是长舒一口气,幸好云奇公公没有被自己带跑偏。

如果真的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先把奏疏呈递给李善长的话,到时候可能朱元璋对于他这个儿子也会严加审讯。

虽然说明面上,现在大哥朱标的太子地位牢不可破。

但所有人都很清楚,不管是秦王,还是晋王,下面的那些属臣和武将,无时无刻的不想自己所支持的皇子,能够替代朱标。

就算是朱棣这种对于大哥朱标忠心耿耿的人,下面的文臣武将也会不厌其烦的跟自己灌输类似的想法。

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在皇觉寺遇到了一个名为道衍的老和尚,每次说的话,比现在的傅英奏疏内容,不差多少。

实际上,他站在属臣的角度也考虑过这些事情。

说白了,无可厚非,毕竟自己支持的皇子如果能够继承大通,不光能够仕途更进一步,也能够光宗耀祖。

毕竟皇上身边的勋贵功臣,光这一个殊荣就能够保佑子孙后代享受蒙荫之福。

朱元璋当然知晓这一切,但他只是看破不说破。

这位洪武帝,对于自己治理下面藩王们内斗的能力非常自信。

朱元璋坚信,只要他活着的一天,秦王这些儿子们,就折腾不起什么风浪出来。

可是朱棣刚才第一时间,竟然有了新想法,这就非常可怕。

哪怕他的初心,只是单纯的现在马皇后病重时刻,不想让父皇再因为其他事情焦虑,也不行!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看,燕王现在这种想法,非常危险。

就是纯纯的没有把他这个皇上放在眼里,说白了,这就是现在朱元璋的逆鳞,不能轻易触碰。

恐怕出了马皇后和朱标两人可以跟朱元璋讨论一下,皇权这个话题之外,其他人甚至连提起这件事情的资格都没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