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分封藩王制度乃是亡国之策!(1 / 2)

“在明朝当大官的,执掌朝政,良田万亩,腰缠万贯,还不用叫任何赋税徭役,是仅次于老朱家的天下第二大地主!”

“在臣看来,陛下是想要把天下人都变成老朱家的奴隶,所以这些士绅阶级肯定不愿意,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皇上吃肉,总要给他们留点汤吧!”

“这种潜在的危机,就会导致后续大明其他君主跟士绅阶级为了争夺镰刀割韭菜的权利,将会持续内耗和内斗!”

“试问陛下,两汉四百年,盛世大唐不过三百年,大宋堪堪三百一十九年,大明百姓,又能供养藩王宗室多少年呢?”

“陛下的分封之国策,在臣看来,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您没有把大明看成是天下人的大明,而是朱家一家的大明,妄想让天下老百姓,去供养宗室!”

“臣敢断言,一百年内,藩王宗室人人自大,吞民脂民膏,甚至还会有谋逆之危!”

“两百年内,藩王宗室所需岁俸,将成为大明的负担。”

“陛下规定,大明藩王宗室子弟,一不能经商务工,二不能当官,三不能带兵打仗,四不能裂土封疆。”

“那两百年内,一定会有无能者当街饿死,或谋逆篡位。”

“除此之外,各地藩王在陛下当政的时候,就已经频频爆发各种欺压百姓的案例!”

“秦王随意殴打下人,最后致死,任意征召军民家中寡妇到秦王府,到蒲城,渭南二县购买娼妓,在府中歌唱,为讨从杭州购买的女子欢心,秦王府中大小事务均让其决断,何其荒唐?”

“潭王用皮鞭活活将一名典簿打死;将护卫等倒悬于井中;用砖砌成围墙,让军士和老虎在里面厮杀;命宫人,老妇将粪便制成弹丸,并且强行逼迫她们服下,何其刚愎?”

“齐王强行将士兵遗孀许配嫁人;听信谗言,杀死指挥千百户校尉以及家眷,共计四百八十二人;在城内建造假山,专供自己游乐,何其奢靡?”

“靖江王打死千户;鞭死陈指挥王百户二人;将云南税课司副使董时杰打死;骄纵奢靡,掠杀无辜,默于财货,豪多暴敛,号令苛急,军民怨恣,何其残暴?”

“其他藩王也都有类似残暴行径,但奈何,却没有一人敢于进谏弹劾!”

“这又是何故呢?”

“难道说大明真的就没有不怕死的谏臣吗?”

“有,当然有,但最终他们抵不过皇上的舐犊情深!”

“《皇明祖训》里面有云:凡风宪官,以王小而过奏闻,离间亲亲者,斩!”

“风闻王有大故,而无实迹可验,辄以上闻者,其罪亦同!”

“凡庶民敢有奸王之细务,以逞奸顽者,斩,徒其家属于边!”

“说白了,这就是当今皇上给朱家藩王们的免死金牌,才会造就藩王们在各自封地胡作非为,民怨沸腾!”

“当初圣上撰写《皇明祖训》的真正目的,不是说好的,用来训诫,制约藩王子弟吗?”

“恐怕连圣上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用来制约藩王子弟的祖训,竟然会变相的变成了藩王子弟们的免死金牌吧?”

“在臣看来,自古以来,历代皇帝,分封藩王,最大缘由就是戍边,但祸乱并非来自于外,而起源于内。”

“藩王们拥兵藩镇,割地称王,岂有不乱之理?”

“分封制,以臣所见,不是造福大明的兴国之策,而是大明亡国之策!”

傅英刚写完朱元璋这第一错,就长舒一口气。

但是他身后的朱棣三人却脸色各异。

朱棣更是不自觉的双拳紧握,恨不得分分钟想要砍杀眼前这个少年郎。

要不是一直谨记着皇兄朱标在他过来寻找傅英的时候,千叮咛万嘱托,他真的很想弄死眼前这个少年郎。

事实上,当傅英说出朱元璋有七错的时候,这位燕王殿下,就已经频频皱眉。

在傅英写下分封藩王制度乃是第一错的时候,就下意识的起了杀意。

相较于愤怒的朱棣,蓝玉和方孝孺两人则是流露出了非常值得玩味的笑容出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