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霸刀三诀(1 / 2)

镇南武馆成立至今,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了,在朱雀城的武馆中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武馆成立时候的许多建筑,现在都还在。

这个藏书馆,就是那时候的建筑。林木幽深,藤蔓青青。

在热气逼人的朱雀城,只要进入这里,都能让人感觉到一股凉意,放慢脚步,心平气和,没有那么急切。

大概是要花钱的缘故,藏书阁里的人并不多,而负责管理藏书阁的人,更是只有一个老人。

这个老人,大概有七八十岁了。他的脸上岁月痕迹明显,沟壑纵横,手腕干瘪,双目紧闭,昏昏欲睡。

眼前的这个老人,也是一个外家武者,很可能在年轻时候,也曾叱咤风云。但再厉害的武者,也逃不过岁月的侵蚀,终有气血衰败,身体萎缩佝偻的时候。

难道这就是外家武者的归宿?

自己现在内外兼修,但主修的也是外家武道。

数十年后,自己也会是这个样子么?

李丰年心中,没来由的一叹,轻声呼唤:“前辈……”

老人睁开惺忪的老眼,看了一眼李丰年,李丰年赶忙把高阶弟子的令牌递过去,神态恭敬:“晚辈李丰年,今日刚刚登记为高阶弟子,也不知道信息有没有传到您这里。这是赵志广长老给的令牌,请您查看。”

老人没有细看令牌,只是瞥了一眼,或许已经确定是真的,提笔写下李丰年的名字,嘟囔一句:“李丰年,今日入馆,赵志广推荐,免除一切费用,高阶弟子?嘿嘿……没有学习就来藏书馆,倒是很少见,想来是自认天才,不同凡俗……想要借功法还是武技?”

经过周绍祥的事情,李丰年深知没有武技,就发挥不出功法的威力,自己对敌很累,以后也会很吃亏。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弄点武技,能发挥出自己功法的威力,增加战力。

自己有赤焰刀,就选刀法吧。

“晚辈想找点武技,最好是刀法,前辈可有指教的?”

老人头也不抬,似乎是嘲讽的说:“老头子一个半死人,能有什么指教,二楼都是刀法,靠你的运气,自己去找吧。”

老人话里带刺,李丰年也不计较,心平气和的走到二楼。

这里的藏书,果然都是刀法。

外家武者,以力气见长,用剑的人很少,重剑也不是主流。

刀法才是外家武者首选,势大力沉,能扬长避短,发挥身体优势。

整个二楼,一排一排的武技秘籍,都是各种刀法。有些地方的武技秘籍,明显借的人多,上面没有灰,有很多人翻阅的痕迹。

有的地方的武技,似乎就没人翻过,全是灰尘。

李丰年的基础极其扎实,比一般的武馆弟子,要强出很多,可以修炼更高阶的武技,直接走到落满灰尘的书架,翻找起来。

《霸王刀诀》!

吹干净灰尘,翻看一页,就记录着这本秘籍的来源:《霸王刀诀》,乃是大夏纪元9940年前后,扬州寇定夫所创。寇定夫其人,乃是扬州寇家家主胞弟,纯正的内家武者,后因为一些隐秘事情,和其兄寇家家主翻脸,大打出手,叛出寇家,发誓改修外家武道,数年就有不小的成就。最终创下《霸王刀诀》,有外家武学的霸道,又有内家武学的细腻,煊赫一时。

内家武者转修外家武学,对于武学的理解异于常人。至整理本书的时候,三十年过去,无人能够理解其刀法内核,学得精髓。

简介背后,就是十三招刀法,以及一些用刀技巧,个人感悟。

这些武技藏书,最重要的就是前辈武者感悟,让后人可以更快地进入。

热门的武技,肯定是最受欢迎,修炼者也最多,经常有人一直不停的拾遗补缺,加入最新的理解,个人心得。让这门武技,更加完善。后辈武者学起来,也更加容易。

李丰年的选择,自然不是这个路数。主要是李丰年心中,想借此机会,测试一下通天梯,对于武技功法,是否也有拾遗补缺,归纳总结的功效。

李丰年翻遍了整个二楼,又找到了两本类似的刀法,一本名字简单直接,《霸王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