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超市116(1 / 2)

从一九,二九开始,随着天气一天天的变暖,时代也翻过了零五年的这个秋冬,进入了零六年的春季。

鲁庄的五福超市,已经开业十余天了,乘着春节的余欢还有元宵的节日气氛,超市的生意超出意料的好。

最终王秀英还是决定转变经营方向,开超市,下定决心以后,她把门店剩余的化肥,农药以略亏的价格,迅速转给了鲁庄的另外一家农资店。

手上握着近四十万的资金王秀英,又邀请了大姐,三妹让她们分别拿出了三万块钱,入股超市,加上姬景行的十万,姬焕明的四万,超市开业的准备资金就已经有了近六十万。

早有退意的家具店,在退了他们一个月租金以后,他们很快就把最大的铺面提前空了出来。

年前的时候,将两个相邻铺面打通,形成了一二两层总占地面积近500平的超级商铺。

楼下经营食品,生鲜,熟食,楼上经营电器和百货。

没有固定工作,一直在打零工的大姨,大姨夫,还有三姨,也都会进入超市工作,甚至姬焕明都有一丝丝心动,是不是要辞职去专门做超市。

只是权衡了一下带引号的姬老板和姬老师的区别以后,又想到即使辞职,超市他也不可能真正当家做主,姬焕明就还是打消了自己的想法,反正父子二人投了十四万进去,也算是二股东了,还是碰着铁饭碗吧。

看到超市的规划那么大,姬景行的二伯娘,还有四婶,也非常心动,想着是不是也去超市上班,王秀英倒是没意见,只是她们自己还有点顾虑。

第一是给自家人打工,多少感觉有些不自在,第二是毕竟鲁庄有些远,二伯娘还好,大哥二哥都工作的工作上学的上学,四婶家的姬景天,可还正在上初中,如果离家太远就不方便照顾家里。

姬景行倒是很支持她们过来工作,他并不反对所谓家族企业。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有合伙做企业,赚钱的机会,你首先想到的会是谁?第一时间你想到的肯定是你的家人朋友。

只要彼此能够达成共识,后面大家是可以在一起和和睦睦的的发展的。

很多家族企业之所以矛盾重重,那是因为在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子,义务和权利都没说清楚,更没有明确的惩处机制。

该说在前面的丑话,立下的规矩没做好,任哪个企业都得垮。

实际上,大多数的家族企业是比自主创业生存时间长久的,毕竟一家人都还是有一个基本的向心力的。

后世,之所以会形成家族企业不行这个概念,一是因为家族企业一旦出现分歧,难以划分权责。二是,相较于普通企业的存亡,家族纷争特别吸引别人眼球。

久而久之就给所有人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家族企业不行。

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恰恰相反,家族企业无论是抵御风险,还是在企业忠诚度方面是远超一般企业的。

90年代末70%的小企业都是家族式的,而且超过50%都存活了下来,只是因为后续人才引进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才导致家族企业难以扩大规模。

但是如果可以从一开始就将权责明晰,公正处理,在后续的发展中,合理引进人才,公司的规模扩大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

这其中李嘉诚的和记黄埔,茅台的方太集团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家族企业比起,创业存活率不不到10%的大众创业,要强的太多了。

本身姬景行也没指望,王秀英可以做多大多强,不需要太累,小富即安就行,所以家族式经营就挺好。

王秀英也做了那么多年生意,如何处理亲情和利益的关系,她也是心里有数的,该让的让,该争的她一步都不会退。

姬景行有时想想自己也挺没出息的,别人重生都是搞互联网,投资,娱乐公司,变革行业格局,改变社会生态。

而自己整天不是超市就是奶茶店,一点没有气吞万里重生者的气魄和格局,但是管他呢,没格局就没格局,家人生活可以通过这些得到改善,顺便可以积累一些财富就足够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