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发现了很多疑点啊(1 / 2)

陈光年收着步子慢慢顺着过廊走向客厅,过廊里的各种细节和记忆里一幕幕场景都对上了号。

地板脏得恰到好处,灰白色的墙皮上依稀可见陈光年小时候留下的划痕,陈光年咧了咧嘴,心情相当好。

很快这过廊就快走到头了,一片玻璃窗出现在灰白墙上,可以直接看到客厅里的场景。

陈光年的心跳兀的加快了不少,马上就要见到闺女了,这会应该是两岁多一点吧?能让老头子一眼看出是我的孩子,那得有多像我呢?

他投眼向窗户内望去,却意外地什么都没寻到。

啊?

但马上他就反应过来了,加快脚步走到客厅门口,看向了玻璃窗的正下方,果然,一大一小两个身影都在沙发上,刚好处于过廊的视野盲区。

原本是睡着了啊。

别的不说,老爷子陈盛鸿对沙发的追求陈光年是相当认可的,客厅这套高档真皮沙发在这方圆几百米的住户里应该是找不出一合之将的,靠上去没几分钟就能感受到充足的困意。

那女子侧倚在沙发靠背上,给怀里的闺女创造出一个最舒服的睡姿,同时将那件浅色的毛衫外套解开,将闺女紧紧裹在衣服内部,闺女的露出的小肉手抓着母亲外套内的淡黄色衬衫,正睡得香甜,那女子似乎也颇有些疲惫,脑袋倚在沙发顶端,呼吸均匀。

陈光年的目光顿时变得柔和起来,他用最轻的脚步走近沙发,半蹲下来,开始观察女儿的露出的半张小脸。

粉雕玉琢的脸蛋堪称艺术品,顺滑透亮的软发贴在小小的脑门上,身上还沁着几分淡淡的奶香。

陈光年发现女儿这前两岁的营养发育似乎一点问题也没有,反倒像是大城市里那些富贵人家养出的孩子,这似乎和陈光年已知的某些信息不太吻合。

按照上辈子的剧本来说,这母女二人的生活应该是相当困苦才对,直到2014年女儿15岁她母亲因病去世之时,陈光年才幡然醒悟,开始补偿这个孩子,给予她经济上的最大支持。

当然,那个时候补偿已经太晚了,不然女儿后面也不会恨他恨到要拔氧气管。

同时也能直接排除娘家人对这母女二人的支持,因为陈光年查过,这些娘家亲属基本都是陵门县下莲溪村人,那个村子是附近一堆村子里发展最差的,尤其是和隔壁最富的凤双村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村子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穷,而是村民的思想观念,封建,陈旧,迂腐,刻薄,尤其是在重男轻女这一块,简直可以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可想而知,母女二人在莲溪村的处境有多艰难,说是受尽了人间的委屈也不为过。

因此那些人是女儿在这世上第二恨的群体,很早的时候就断绝了关系。

那问题来了,这母女二人过去两年是怎么过的呢?

陈光年是个心细如发的人,很快他就有了新的发现,那就是裹在女儿身上的那件长款毛衫外套,这种款式在这个年代是相当前卫的,至少陵门县城是买不到这种衣服的,得去省会武定市的大商场,或者是东边沿海城市的市场里。

从价格上看也是高档货,起码和老头子身上的衣服是一个价位的。

她上哪买得起这种衣服?陈光年开始分析各种可能。

也就是在这时,可能是因为日头渐高,室内温度上升,藏在母亲怀里的闺女动了动,从那件外套的里包裹里挣脱了出来,外套大敞,女子里面那件淡黄色衬衫完全显露了出来。

这就又给了陈光年新的信息,他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是地摊货,也并不合身,衬衫的下摆一直垂到了大腿中部,衣角也因为洗了太多次开始发白了。

女儿上上下下穿的衣服倒是有八成新,也很合身,说明不是拣的别人的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