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走出一步68(1 / 2)

治疗结束后,武雨问翟医生,“你最近是有什么麻烦事吗,我这两次来,看你的状态都不是很好。”

她将垂下的头发别到耳后,“没什么事,可能是没休息好吧。”

武雨见状,也不好再问下去。

离开后,她来到医院附近的一栋大厦顶层,看太阳落山,天黑尽了才回家。

进了书房,武雨花了三天时间,将生物膜自动转移电子设想的草稿整理成一个可实行的方案。

快结束时,武雨突然反应过来,一个电池充电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同时放电的,这个电池此时是停止工作的。那要怎么办呢?

两个电池并联,不行,电子会流入充电的电池,串联更不用考虑了。

只要阻断两个电池的电子就好,这么想着,在两各电池之间加上可控二极管阻断,然后并联。

这个问题解决了,多少个电池并连在一起都没有关系了。

武雨查了生物膜的资料,试着做出一个简易的模型,但目前她能找到的生物膜,还没有完全达到她的目标的。

为了证明方案的价值,武雨试着用2056年E国的M型鱼子膜做一个样品出来。

因为它不能自动转换方向,武雨用编程的方法来控制它每二十分钟转换一次方向。

这一周的她的主要工作是去证监会答疑,不用到公司去。

小组成员带着资料到会议大厅,由科研部的王笑和郭盈盈陈述,营销部的张金铎和财务部的杨洪波补充他们两个部门涉及的问题。

如果证监会不提问律师和会计意料之外的问题,武雨只用半天就可以回家了。

多出来的时间她都花在了生物膜自动转移电子的方案上。

武雨做出样品已经是半个月后的事了。

这期间,证监会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的事,是证监会和石林公司就发行股价的问题进行洽谈。

进程比郑文硕预计的快了很多。

律师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撤出公司,武雨的小组六人请方会计吃了顿饭送别,这段时间多亏了他的帮忙。

这顿饭也是小组的散伙饭。

周一上班,她把生物膜自动转移电子的方案和样品带到了公司,会议结束后,去了孟树年的办公室。

“这是我的新方案,你先看一下。”

孟树年心有所觉,想到老郑当时说的话,打开第一页,果然,电子自动转换。

他皱了皱眉,继续往下看,当生物膜出现时,他浑身一震,从文件上方撇了一眼武雨,她正坐在座椅上摆弄着手里的黑色盒子。

孟树年继续往下看,不时往电脑中敲入几个字,查询资料。

一个半小时后,他合上文件,看向武雨:“大手笔啊!”

武雨点头,“投入是不小。”

“我现在只能说,设计得很精妙,但里面的坑也不少。”

“趟过去就好了,这些问题虽然有难度,但是目前已经有很多实验室在做了,我查了他们发表的论文,解决的希望很大。”

孟树年放下文件,坐到沙发上,“你也过来坐,喝茶。”

武雨坐下后,他接着说:“最关键的是生物膜,如果想做出来,生物专业的研究员必不可少。

这种难度,一般的研究员恐怕还不行。”

武雨说:“你说得对,这个方案需要一个十分专业的生物实验室才行,其他的……你看看这个。”武雨把手上的黑盒子递过去,示意他看。

孟树年接过来,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1CM*3CM大小的电池。

他测量一下电量,100W。

武雨示意他放电。

孟树年照做后,20分钟后,测试仪显示电量又是100W。

他震惊地看向武雨,这是?

武雨点头:“样品,我用程序控制的,不是太精确,充电需要时间,如果做到像手机电池那么大,手机可以不用充电了。

但是它的寿命不长,也不稳定。手上的这个电池,我还没试过能坚持多久。”

孟树年沉思良久,才问:“你想过和上头合作吗?”

武雨心说,我想有什么用,一没有渠道联系到他们,二是人家也不一定看得上。

整个C国有多少项目想得到国家的支持,哪能轮得到她的项目上马,虽然她不在这个圈子里,但也知道国家级的项目,向来十分复杂。

不开一两个月的会,都不一定可以立项。立项之后的事就更多了,实验室的选择,试验设备的等级,研究员的调派……哪哪都是事。

这摊子浑水是武雨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普通人搅和得起的吗?到时候恐怕她被碾得渣都不剩。

想到这里,她急忙摇头:“不敢想,不敢想。他们多忙啊,怎么看得上这么个方案?”

孟树年给她倒了一杯茶,“我要先和郑总讨论一下,过几天再给你回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