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苦儿117(2 / 2)

“师傅,你说那个老家伙到底有没有点真东西?”胡哉不敢反驳吴神医的说法,两位现在都是他的师傅,说谁的不是都不合适,只能顺着吴神医的话风来。

“不清楚,那个老家伙一天到晚的神神叨叨,谁知道他到底是个啥样的臭鸟蛋?”吴神医不满的说道。

师徒二人一路上走乡串户帮助村民们诊治病症,吴神医恪守自己定下的规矩,小病不收费,大病五个大子。

用吴神医的话来说,反正所用的草药取之于天地,还之于百姓,他一个快要入土的糟老头子,要那么多钱大爷也没用。

吴神医真可谓赤脚医生的楷模了,至于五个大子完全是受到胡哉的启发,前段时间胡哉把王子翩骗他五个大子的事当做玩笑说给他听,吴神医就用这种方式嘲讽王子翩的可耻行为。

胡哉真搞不明白信仰到底为何物,为何像吴神医这样真正的君子,面对信仰之争的时候如此坚决,不作出一丝退让,并且还会百般嘲弄对方。

“苦儿,这位老人家的病,你出手诊治一下。”吴神医开口打断胡哉的思绪,这就是吴神医教徒的方法,他替病人把过脉之后,再交由胡哉把脉。

吴神医听取胡哉的诊断结果后,明确指出其中的不足和错误,再由胡哉开出一个方子交由吴神医审核。

这就是书本的知识结合实践,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的操作,由此看来,吴神医不仅是名副其实的神医,更是个优秀的老师。

目前,胡哉已经学会了把脉之术,一般头疼发热或肌肤上的小病,他诊断的准确性能达到九成九。

胡哉揽过病人先是观察病人的病症,面前的老人家面色黝黑、双目有些呆滞,手上结满了厚厚的结痂,有些结痂开始出现皲裂,一身松垮快的破旧衣服,已经洗出汗碱,赤裸着一双脚丫子。

这些特征说明他是一个长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子,老人家的病症不严重,只是患上了赤目病,这是上了些年纪的老人家最容易患上的一种常见病症。

胡哉一番问诊后说出自己的诊断结果,吴神医微微点头示意他开出方剂。胡哉刷刷点点写下一个简单实用的药方再次交给吴神医审核,他这次开的药方吴神医没有更改一味药。

吴神医将药方交还给他后,对老人家说道,“老兄弟,你这个病不打紧,只要在田地里采摘些车前草和薄荷叶煎汤洗洗眼睛,过个几天就能康复。

不过你这个病要忌口,少吃葱、姜、蒜、辣子这些容易上火的东西,可以多吃些绿豆、荸荠这些下火的东西。”

老人家憨憨一笑,激动的说道,“神医,真的不用吃药丸吗?这个病可把我吓坏了,儿孙们又不愿意带我到镇上的医馆诊治,我还以为要死了呢。”

“老兄弟,你身体硬朗的很,你呀可得长命百岁呢。”吴神医跟着乐呵呵的说道。

“唉!神医,我也不指望能长命百岁。”老人家苦笑一声,摆着手说道,“只要不给儿孙们添麻烦,无病无痛的好死我就知足了。”

“老兄弟看开点,说不准过不了多久你就要走大运。”吴神医安慰道。

“那感情好,我老汉可等着呢。”老人家冲吴神医伸出大拇指夸道,“神医你看看诊费该给几个大子?”

说到看诊费,老人家不禁低下头,又是无奈又是窘迫,吴神医见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老兄弟,不花一个大子,要是看得好,你就替我在村子里传传名,赶到以后路过你家门口给碗水喝就成。”

“神医,你真是神医。”老人家激动的像个孩子,“这要是镇上的医馆,没个几十个大子压根拿不下来,你比那些大夫的医术都高明。”

“老兄弟可别这么说,每个大夫只要秉承一颗本心,只要有一颗救死扶伤的心,他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夫。”吴神医赶忙替同行解释道,“医术不好可以慢慢学,可要是一颗良心长歪了,再高明的医术也算不得好大夫。”

“对头,老神仙说的对头。”周围的村民们纷纷点头赞同。

吴神医就是这样的人,不但治病的医术高明,还总能三言两语的解开别人的心结,最起码和他相处的短暂时光里,叫人看到希望、叫人开心一笑,想来这就是真正的神医。

师徒两人在这个村里一直从日出头忙到日头西落,送走最后一名病人后师徒两人方才收拾好东西,牵上毛驴直奔镇上而去。

临近傍黑,师徒二人来至在青石镇唯一的一家小客栈“兴客隆”门前,早有伙计接过缰绳牵着小毛驴向后院走去,胡哉搀扶着吴神医走进客栈准备填饱肚子。

“客观,您二位里边请。”店小二热情的招待两人寻个座位坐下吃饭,再挑选客房。

“哦,这位少侠请留步。”不远处的一个食客突然喊住胡哉二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