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忍辱负重87(1 / 2)

时光流转,转瞬间又是两天,这天傍晚时分胡哉正掩卷休憩,房门吱呀呀敞开,小丫头蹑手蹑脚的走进房间。

悄悄的走到炕边,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紧盯着胡哉的动静,见他仍睡得像头死猪,小丫头兴奋的露出奸笑。

悄咪咪的拿起小炕桌上的毛笔,在嘴边哈了几气又沾点墨水,先是小心翼翼的在胡哉额头上画了只小乌龟,接着又在他嘴角两边画了几根胡须,最后又在下巴颏上画一缕山羊胡。

小丫头强忍着不笑出声,捏着毛笔端详了几下自己的杰作,想了想总觉得有些不完美,思索了片刻发现不完美的地方,眼睛上缺少点东西。

要说小丫头真是天资聪慧,略一思忖便有了主意,又给胡哉的眼睛添上一副黑眼圈,乌黑乌黑的烟熏妆再配上胡哉那张帅皮脸,这下简直帅的一批潦草。

“哇咔咔!哇咔咔!”,小丫头轻轻的把毛笔放回原位,静悄悄的退到门口的位置,然后大声咳嗽一声,紧跟着喊道,“小郎君、小郎君,吃饭啦!吃饭啦!”

“嗯,又要吃饭啦!”胡哉迷迷瞪瞪的问道。

“快点跟我走吧。”小丫头帮着给他穿上鞋子,压根就不给胡哉思考的时间,拉住他的手就往外走,“跟我走吧,天亮就出发。”

“出发去哪?”胡哉还没醒过困来,一脸迷茫的问道,“小小姐,这是要把我撒出去吗?我可是走了?这是还我自由啦!像风一样自由!”

“是呀!”小丫头不敢直视胡哉,脸一直扭到一边,“老爷和夫人,还有小姐今个请你吃个团圆饭。”

“吃完饭就送我回去。”胡哉迷了马虎的问道,出了房门呼吸外面自由的空气,整个人猛的精神一震。

倏然间,胡哉觉得脸皮紧巴巴的像是糊上了一层浆糊,心里边说不出的腻歪不舒服,随即转念一想,应该是好几日没走出温暖的房间,今个突然走出来,一冷一热造成脸皮紧缩。

果然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胡哉不禁暗暗自夸道,“圣人说的不假,‘书是破除迷障的光芒,书是通往真理的阶梯,书是启迪智慧的神灯’,若不是自己多读了几本书,哪能这么快知晓脸皮紧缩的因果,索迪斯奈——靠谱如我!”

小丫头像只跳脱的小兔子,一路上拖拽着胡哉轻快的往前跑,胡哉第一次领略不一样的农家大院,庭院走廊、东西厢房,两人思思量量来至正房。

“老爷、夫人,小郎君带到了。”小丫头施礼道,“我去喊小姐过来”,说完头也不回的撒丫子就跑,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哎呀!贤婿快来见见你家岳......”郑关东刚站起身一半愣在了那里,好家伙今个小郎君的形容真是精彩。头顶小王八,两眼黑又黑,一撮山羊胡,几撇老虎须,这哪里是小郎君,分明是猪八戒下凡。

“呃,这......”郑关东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一旁端坐的郑夫人也是唬得不轻,自家女婿的妆容太过惊世骇俗。

胡哉吹过一路小风此时头脑清醒的差不多了,打一进屋两眼就盯着便宜岳父旁边坐着的中年女子,身穿茱萸纹对襟袄、梳着随云髻,略施脂粉、淡扫蛾眉,仪态端庄、长相清秀,再看她与郑关东亲密的距离,不消说定是她的岳母娘。

“岳母在上,请受小婿一拜。”胡哉诚惶诚恐的纳头就拜,这一拜不为别的,看到岳母娘叫胡哉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慈祥的母亲自然要恭恭敬敬的对待。

“啊呀!我的儿!”郑夫人心中欢喜,这孩子虽然形容有点潦草,但为人深知大礼叫她顿生喜爱之情,“快快请起,多好的孩子,都是一家人不要如此拘束。”

郑夫人忙起身走到近前一把将他扶起来,这时候才看清原来脸上是被人用墨胡乱涂鸦,不用想也晓得,定是巧巧那个调皮的丫头干的好事。

“我的儿快去洗把脸再来吃饭。”郑夫人掏出手帕帮胡哉擦拭脸上的涂鸦,经风一吹墨汁早就干涸在脸上了,擦了好几下也只擦掉些墨渣,“绿珠、绿珠,快去打盆热水过来,给少爷洗把脸。”

“多谢妈妈。”胡哉双手抱拳、单膝跪倒在郑夫人面前,“看到妈妈,就让我想起了妈妈,您老就让我再给您磕一个。”

“哎呀!我的儿呀!”郑夫人突然眼含泪水道,“你受委屈啦!”

郑关东看着自家夫人和未来的女婿两人情同母子,暗暗自夸道,“老夫的眼力果然牛皮,随意找个女婿便能入得夫人的法眼,靠谱如我郑关东。”

“老爷、夫人,小姐到。”小丫头离着几丈远的地方就开始高喊起来,“小郎君快快出来迎接你的小娘子。”

“不得无礼。”郑月娥闻言娇斥道,“都怪我平时太过放纵你,怎可在小郎君面前放肆。”

胡哉一听自家未来媳妇来了,不用郑夫人搀扶“噌愣”一下子站起来转身几步走到门口,随手拍打几下衣服,摆出一副男子汉的架子,这就叫“输人不输阵,输阵歹面看。哪怕我不喜欢你,也要叫你自惭形秽”,隐约带点打人还打脸的意味。

“嘚哒!嘚哒!”郑月娥脚踩高底鞋在小丫头的搀扶下不紧不慢的来至到门前,此时胡哉的表现着实差劲,一双眼睛滴溜溜的盯着人家郑月娥看,丝毫没注意到自己把门给堵上了。

“公子万福。”郑月娥欠身施礼,态度不卑不亢不,猛的“噗呲”一笑又立即收住笑意,这一笑既不高冷也不魅惑,却千姿百态胜过娇花冷蕊,把个胡哉看得又酥又脆。

“哦,小姐姐万福。”胡哉痴痴的望着眼前的佳人,肌肤微丰,长挑身材,鸭蛋脸儿,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观之可亲,近则不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