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和谐一家人(2 / 2)

“呜呜......”老太婆别看长得身材瘦小,一身的蛮力不输刘老汉,两三下掰开刘老汉的大手继续大喊道,“整个身子都埋进土里的老东西,也就剩个头还露在外头,还学着年轻人在外面七搞八搞,还要不要老脸!”

“老婆子别喊啦!”刘老汉无奈道,“你仔细瞅瞅,小郎君比我漂亮多了。”

“缺了德的呀,没良心的刘大明白,你真在外面找了个小的呀!”老太婆倚疯撒邪,越劝越来劲,“挨千刀的,你咋不想想,这么多年我是怎么跟着你受苦受累熬过来的,起早贪黑的给你们刘家做牛做马,闯过一道道生死关给你生了三个大胖小子......”

“孩他娘,给我留点脸面。”不管真真假假,老太婆要是嚷嚷开了,刘老汉估计只能跳井洗刷自己的清白,“这里头有事!”

“废话可不有事嘛。”老太婆声音小了点,“好容易苦日子熬出来啦,刚过上几天好日子,你的裤腰带咋就比你的嘴还松,非要在外面找个小的......”

“老婆子,你给我进来吧。”刘老汉一使劲把老太婆拉进里屋关上房门。

刘老汉三个宝贝儿子一个个面面相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双脚不由自主的凑近老两口的房间,一个个贼兮兮的把耳朵贴在门上偷听屋里刘老汉怎么编哄骗老娘。

一炷香的时间,老太婆满面红光的推开房门走出来,步伐矫健、神清气爽,似乎年轻了几岁。

三个宝贝儿子听到推门的声音齐刷刷往后跳,迅速转身装作没事的样子,一个个仰面看着房顶,听到老娘的脚步声,再次转身围拢过去。

“咳咳......”紧跟着刘老汉咳嗽两声走了出来,不断用眼神暗示老太婆——太婆快点说点啥,缓解下尴尬的气氛。

“哎呀,老头子是我冤枉你啦!”老太婆走过去拉住刘老汉的手亲昵的说道,像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一般撒娇。

“孩儿们,咱们误会你们爹爹啦。”老太婆笑靥如花的解释道,“小郎君是你爹爹拜把子兄弟的独生子,家里遭了难你们爹爹这才把他带回来照养。”

“嚯嚯!”

三个儿子瞪大眼睛看着老太婆,接着又看向刘老汉,不由得暗竖大拇指,心说,“老头子真是好样的,‘虎老雄心在’,‘宝弓犹在弦’,真棒!”

“混账东西,你们想什么呢?”刘老汉察觉到三个宝贝儿子眼神怪异,大声训斥道,“一天天的不学好。”

“老头子,别怪他们。”老太婆最护短,“孩子们还小。”

老太婆说的不错,孩子们即便再大,在父母面前永远都是小孩子,而且三个宝贝儿子都是老太婆四十多岁之后生下的,算是老来得子,天天宠爱的不行。

“老大、老二、老三,记住以后不管谁问。”,老太婆嘱咐三个儿子道,“就说俊俏的小郎君是咱家的亲戚。”

“晓得了,老娘。”三个儿子最听老太婆的话立即应承道。

“老头子,忙活了半天还没吃饭呢。”老太婆这才想起关心刘老汉,“你们仨快去厨房帮忙,叫儿媳妇们整几个硬菜,我要陪你们爹爹喝上几盅。”

老刘家的三个儿子现在对自家老汉除了敬佩就是敬佩,一个个在心里边合计,老头究竟用了什么法子把老娘迷得五迷三道,这要是学会了对付自家媳妇,那还不是手拿把掐的事。

甭管什么法子,刘老汉终于说服了家里的主心骨,胡哉也算保下半条小命,另一半就等着吴神医出手了。

里里外外忙活完了,一家人又围在胡哉病床前,又是喂稀粥、又是喂鸡汤,可不论用什么法子,小郎君就像条死狗,死活不往下咽东西。

眼瞅着,再折腾几下整个人就要没了,大儿媳妇自告奋勇的站出来说道,“爹爹、老娘,您二老经常教导我们,‘救人一命胜过天天磕头烧香’,今个儿媳就豁出去了。”

众人还不明白大儿媳妇什么意思,只见她端起碗抿了一口汤,一张鼓囊囊的小嘴准备贴贴胡哉的红唇。

“秋豆麻袋。”二儿媳妇福至心灵,立马猜到大嫂的意图忙制止道,“大嫂,这等牺牲应由我做弟媳的代劳,怎可叫你乱来。”

“我也行。”三儿媳妇慷慨道。

“爹、娘,我们不想活啦!”三个宝贝儿子见自家媳妇当着他们的面赤果果的背叛,哭唧唧的说道。

“你们是要气死老娘。”老太婆是家里的话事人说话一言九鼎,一把夺过大儿媳手中的汤碗说道,“老头,你代劳。”

“我......”刘老汉老脸一红,娇羞道,“当着孩子们的面,怪不好意思的。”

“大家都别争啦。”刘家老大终于拿出大家长的威严,大声喝止道。

“你来呀?”,一家人齐声说道。

“来什么呀,这小子快歇菜啦!”大儿子指着胡哉说道。

“怎么办?怎么办?”这下子大家真慌了神啦。

“嘚、嘚、嘚!”

机灵的小孙子终于赶在胡哉歇菜之前赶回来了,还没进院子就喊了起来,“爷爷、奶奶,吴神医不在家。”

“什么!”刘老汉简直要急疯,仰天长叹,“苍天不公呀!为啥好人不长命!”

“不过,回来的路上迎头碰到吴神医。”小孙子牵着驴子走进院子,吴神医正坐在驴背上打盹。

“混蛋玩意,找打!”一帮大人抄起顺手的家伙冲出屋就要教训小孙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