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京城的变化(1 / 2)

“诏卢象升为山西练兵大臣,选练3万精兵,内库拔银50万和半年粮草,同时让他自筹一部分粮饷。”

“征熊文灿为兵部侍郎,在天津卫与袁可立建立水师3万,在顺天府与招新兵2万,内库拔银50万和半年粮草。到时候朝廷派人领兵,如兵不够由山东的新兵补足。”

“征洪承畴为陕西练兵大臣,选练3万精兵,内库拔银50万和半年粮草,同时让他自筹一部分粮饷。”

“调贺虎臣为水师练兵大臣,在山东招新兵2万,到时候朝廷派人领兵,内库拔银50万和半年粮草,同时让他自筹一部分粮饷。”

“调孙元化为工部右侍郎,负责红衣大炮的研制和制造,内库拔银20万,同时进行军器改造。特征宋应星为徐光启的下属听用。”

“任秦良玉为兵部左侍郎与西南总理大臣,总理云贵川,广西四地的军政。同时征召当地土司,恢复明朝宣慰府。移民实边,一年内从西南至少移民300万,并且建立官府与军队以战养战。一年以后,每年从陕西和山西移民实边300万。其余让她看着办。”

“下密诏:赐秦良玉为移民总督与宣慰总督,内阁秘辅。宣慰军扩军到10万,移民军10万。与孙承宗和韩爌对接所有事物。”

“王承恩全部记下了,拟旨传诏。下去吧!我要休息。”

后世人无法想象京城此时的疯狂。新帝刚上位,许多道圣旨下发,内阁近乎停止工作,谁能阻止皇帝的圣旨。天启内阁已经停摆,新的内阁没有产生。历史的诡异发生。

后世人感觉最难理解的就是,无人阻止圣旨的下发。等大家反应过来,已经尘埃落定。原先以为半年后的希望结束了。东林党人有许多还在花天酒地,他们失去了最大的入场券。因为内阁与六部重臣需要稳定,不可随便弹劾。任职者大都是刚起复的,哪里有毛病?

大家能说:你太勤政了,一夜决定所有内阁而且六部重臣,还是从首辅提供的名单中选的。你的心真大,一个人推荐的所有政府高层。自己的爹也不可能同意,结果你全接受,还全选名单中人。”

后世人都认为,当时皇帝太年轻了,太容易相信人了,而且是个好人。后世人都认为孙承宗是鬼谷子在世,历史上孙承宗的先到了一步,这一步直接导致了整个国家孙承宗的超极变化。孙承宗对后世的影响太大了,后续的重大决策以及国家治理,全部都有孙承宗的影响,好像孙承宗在控制国家,没有一个人能够摆得脱,皇帝也同样如此。因为任用的都是孙承宗名单中挑选出来的人,而且还有很多人没有任用,没有挑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