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什么是汉奸呢?125(2 / 2)

崇祯末筑绛云楼为藏书之所。南明弘光时官礼部尚书。入清后,以礼部侍郎兼管秘书院事,充《明史》馆副总裁。

顺治三年称病归里。五年,因江阴黄毓祺反清案牵连入狱。出狱后居家。诗文在当时极负盛名,东南一带奉为“文宗”和“虞山诗派”领袖。

阎若璩称与海内读书者游,博而能精者,仅有钱谦益与顾炎武,黄宗羲三人。尤以诗名,与吴伟业,龚鼎孳合称为“江左三大家”。

论诗论文既反七子之复古模拟,又反公安派之肤浅,竟陵派之狭隘。既提倡“情真”,又重视学养。

著作甚丰,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杜诗笺注》,编有《吾炙集》《列朝诗集》,另有《开国功臣事略》《明史断略》《楞严蒙钞》等。

钱谦益降清,仕清之举。连清朝的乾隆皇帝,将之视作失节者,删禁其著作。妓女都不如的东西,也有人为其翻案。

清顺治二年五月,清兵近逼南京。兵临南京城下时,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

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

五月十五日,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多铎迎降。史敦《恸余杂记》记载:“豫王(多铎)南下江南,下令剃头。”

“南明民众对此议论纷纷。一日,钱谦益忽然说:头皮痒得厉害,突然出门而去。家人以为他去用篦子篦发。”

“不一会儿,剪了头发,留着辫子进来了。”时人有诗“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而当时与钱谦益交好的河南巡抚越其杰(马士英妹夫)和河南参政兵巡道袁枢(兵部尚书袁可立子)俱誓不仕清,相继绝食而死。

南明弘光政权亡。同年秋,上京候用。顺治三年正月,清廷任其为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柳如是留居南京。

请问这类人编的史书有意义吗?有价值吗?请问史书是人写的吗?请问史书值得相信吗?请问这种人为何在历史好像没有过错呢?

温体仁可以号称清官,却成了奸臣,魏忠贤成了奸臣,东林党成了正人君子呢?请问汉奸或叛徒到底是那种人呢?

正人君子治理国家的结果:明朝灭亡了,2亿多人被杀得只剩下不到一层的人。请问谁需要正人君子治理国家呢?

历史中的温体仁精明干练。温体仁对于四方章疏中:所呈报纷繁复杂的刑名钱粮,一览就能理清其头绪。

他从未因为失误,而被驳回改正。所以其他辅臣,也都佩服其精明干练。特别是同列辅臣大多是庸才,更使他鹤立鸡群。

清廉自律。在晚明官场中,温体仁以“不纳苞苴”(不收贿赂)著称。无论如何,温体仁树立起廉洁的个人形象,也因此得到崇祯皇帝的赏识。

崇祯十四年,其59岁时,用大礼迎娶23岁的名妓柳如是,当时致非议四起。婚后,钱谦益为柳如是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