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汉奸的基因120(2 / 2)

党派成员却总是上谏言道,国库赤字,赈灾非治本之策。油嘴滑舌地告诉崇祯。微臣特别同情灾民,但就是拿不出好办法与钱财,来解决燃眉之急。

他们不仅疯狂敛财入袋,与商人,地主勾结买卖,倒卖地皮等。利用官员身份侵占地产田地;更有甚者贩卖武器,输送至外敌,收受利益等等。

这么大的蛋糕一同分吃,文官集团内成员都赚得盆满钵满。

因为体系庞大,所以每一代都有强烈的内争外斗。文官集团内的利益冲突,争相上位。外对宦官的强烈抵制,终极内耗。

只要与文官集团相对立的组织,伤害到文官们的利益,便会受到猛烈打击,极端处置。但无论是对内或对外,对明朝都是致命打击,这些都是明朝灭亡,积重难返的重要原因。

崇祯帝直至后来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忽觉文官对自己的制约与哄骗。才将文官集团成员一一罢免。

但其实为时已晚,这是明朝末代皇帝,对文官集团的最终觉醒,朝代辉煌不复从前。在天灾人祸同降临之时,大明王朝最终在崇祯自挂东南枝之后宣告覆灭,结束了二百六十七年的统治时期。

朱元璋辛苦打下的大明王朝,估计都无法预料到自己的江山社稷,有朝一日会被文官集团所毁灭。

在朱元璋还在位时期,他事事亲力亲为,如此谨慎的他,自然没有瓜分任何权力,给旁人手中。他深信自己的实力所在,却想不到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几乎每一子都被文官操纵着。

在明朝历代皇帝中,文官集团在万历,嘉德,嘉靖年间是最为鼎盛时期。

在日益壮大的群体中,裙带关系成为文官之间必不可少的纽带,同乡,同学,亲戚,朋友都能成为同一条草绳上的蚂蚱。

他们只在乎自己,能在朝政中谋取到多少的利益,对朝政的贡献多少,并不重要。在制约皇权与左右皇权中,地位与权力步步高升,才是文官们的目的。

事实上文官的逐步上位,已经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定时炸弹,历代明朝皇帝,除了朱元璋之外,其他皇帝都习惯依附文官集团。

他们依赖思想过重,加上自身懒政,才使得文官权力大于皇权,被制约束缚到如此地步。

万历帝在世时,与文官集团的关系恶化,起源于万历帝想要立三儿子为太子。因为损害到文官利益,遭文官集团强烈反对。

从此万历帝队文官集团,产生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信任危机,开始与文官集团渐行渐远。

但此时的明朝已经万劫不复,像是一颗空壳的大树,看似枝繁叶茂,但是内里已被蛀虫吃空,轰然倒地只在下一刻。

所以有了崇祯后来自缢前的怒言: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但他最后的觉醒,挽回不了明朝历代对文官集团的纵容与放任。明朝的灭亡,非冰冻三尺之寒。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