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汉奸的成分119(1 / 2)

按照当时的行政能力和技术水平,皇权的影响力是很难触达底层的。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朱元璋很巧妙地使用道德替代了法律。

他通过这一切来达到限制官僚,和人民行为的目的。他们遵循“四书”的道德体系,在这套管理体系里。

他鼓励人民用道德教化自己,以严格压制私人的私利,来达到利于统治的目的。要达到这种目的,道义上,就必须要求人民遵守礼制,长幼有序,这些是以皇帝来推动的。

所以立太子这件事,皇上立长,还是立幼,就变得尤其重要。一旦万历废掉朱常洛,而立朱常洵为太子成功。

那么所有的老百姓,就很容易怀疑文官们统治的合法性,紧接着文官集团统治帝国的道德基础,就不存在了。

汉奸的成分是多么大吗?多少年来,文官集团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能够强迫并且改变在宝座上的皇帝。

皇帝在处理政务的时候,需要摒弃个人意志。万历实际上能控制的权力特别小,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抵御这种力量。

万历皇帝慢慢明白了:名义上自己是天子,实际上受制于文官集团。想到自己立常洵为太子,终归不能成功。于是心灰意冷了起来,于是开始与这个集团渐行渐远。

此时的大明就是大海中航行的巨轮,一片片牡蛎,从外层一层一层地,附着在这艘巨轮上,让这艘巨轮越来越吃力。

而万历这一朝,那些谋利集团甚至渐渐地侵入了发动机中,这让发动机前所未有的不断毁灭。此时,如果海洋上一片风平浪静等,可能这艘巨轮光靠惯性也能撑过去。

可是一旦这艘巨轮遇上了哪怕不太大的冰山,就会粉身碎骨。大明这艘巨轮依然带着沉重的文官集团继续前进。

萨尔浒之战敲响了明朝的丧钟,大明像是失速的飞箭迅速滑落,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这之后,它依次经历了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而朱由检就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吊死在煤山之上。现在说什么明朝实际是咩亡于末代皇帝崇祯。

理由嘛,当然是他17年换了50个宰相,而且刚愎自用,薄恩寡义,阵前斩将等。这些细枝末节的证据。

这个说法呢,这是典型的以点道面,以细节代替全局。其实我们只要问一句,是不是崇祯不那样,就一定不亡国了呢?

没有人敢说一定。圣君唐太宗都不免有缺点,何况处于内忧外患的崇祯,你再拿把放大镜找污点,那自然是一大把。

我们看问题啊,一定不要有侥幸的心理,不能总是把成功的希望,建立在稍纵即逝的机会,和概率上。

如果一个人到了要自问,假如我抓住了那个机会怎么样?假如我做了另一个选择,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你提这种问题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可能已经别无选择。现实是,量变产生质变,今天的结果,往往都是之前积累的后果。

如果从明朝整个历史来看,文官的上位就埋下了明朝灭亡的种子,汉奸是什么人呢?只是在万历一朝获得了加速的发展。历史上的文官集团就是汉奸集团。

整个文官集团的上位的历史,就是明朝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历史,到了明朝末年已经积重难返,无法可以改变。

如果崇祯皇帝几次精妙的施政就能挽回败局,那还真是有了鬼了。最后借用崇祯死前说的那句话结尾吧: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汉奸是什么人呢?历史上的文官们与文官集团是有什么用呢?

人类历史上的毁灭者:文官们与文官集团。

历史中文明的毁灭者:文官们与文官集团。

王朝的终结者与毁灭者:文官们与文官集团。

文官们与文官集团:天生的毁灭者;人类的毁灭团伙;人的灭亡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