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汉奸的下场113(2 / 2)

后来商人们卖盐不过瘾,随后他们又把目光转向了进出口贸易。比如倭寇的来历,就是南方商人的发展的极致结果。

隆庆、万历时期的著名大臣王崇古,张四维就是商人的代表。他们代表的是大商人,大地主的利益。

他们与也是积极推动了俺答封贡,对蒙互市。商人们与文官集团毁灭了张居正的中兴变法,彻底毁灭了明王朝。

虽然商人成绩颇多,但在明代边境商人只能算是崭露头角的,明朝东南商人自古以来都是叛国叛族的势力。

倭寇一直都是这些人在养着,明朝流传的名门望族都是饲养倭寇者,或者知情不报者。概不出外,不然如何能够流传下来,早就被灭门或者灭族了。

晋商走私后金给货物,和想象的不太一样。很多人的想法,是八大商人带着粮食,武器,布匹等跨出张家口,通过蒙古草原去后金贸易。

实际上“本朝龙兴辽左,遣人来口市易”这一句,说明后金是主动来到张家口进行买卖,找上们与晋商贸易的。

而“明末时以贸易来张家口”,用的动词是“来”,不是“出”,也说明晋商是在张家口,和远道而来的后金进行买卖贸易的。

所以,晋商走私后金的买卖,又叫“张家口贸易”,或“明朝蒙古张家口贸易”。

张家口,是明朝和蒙古传统上自古以来贸易的聚集地点,传统上一直有明朝各种各样的官吏监视。

在这个地方的买卖与贸易,只要当地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官吏全部是瞎子吗?没有各级官吏的同意,任何人别想进行大规模走私。

如果想要躲开官吏的耳目,就必须找个官吏看不到的地方进行贸易。而宣大的堡垒遍地,明朝军对的斥候或锦衣卫也在到处跑。

商人们走私货物必需多很,货物少了挣不到钱财,他们的移动速度必定很慢,非常容易就会被哨探骑兵或锦衣卫发现。

商人自古以来就是类似猪羊,如果没有后台保护,面对宣大当地的各种各样的官吏,军队等,他们只有挨宰或抄没的命运。

哨探或锦衣卫们首先就会拿他们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再献给更上级官吏,也少不了升官发财等等。

所以商人们想找偏僻的地方走私,应该没有办法,也非常难。所以单纯的商人们,想走私货物到后金,很难很难。

商人们想走私货物到后金,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买通当地各级大小官吏,张家口当地官吏,与地头蛇们,如果共同合伙。

商人们甚至勾结朝廷的文臣们与武将们,六部的官吏们,内阁的所有成员,皇宫的太监们等等,唯独欺瞒皇帝,商人们完全可以做到只手遮天。

那么问题来了,商人们和官僚们谁为主导呢?我们要知道,商人没有军事力量机构。官僚有军事力量机构,所以商人们面对官僚们没有任何抵抗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