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京城的烂事47(1 / 1)

“诏袁崇焕为宁远巡抚,户库再拔银50万响银,以备恩赏给辽东众将士。”

“诏赵率教领兵一万进京城,向孙承宗报备。由孙承宗过去,接见安排。户库再拔银15万响银,以备恩赏。”

“诏再发20万响银以备恩赏给毛文龙部,命其去朝鲜借粮三百石,派5000兵将驻守朝鲜,保卫其安全,并讨论助朝抗日的赔偿。”

“诏曹文诏,曹变蛟,贺人龙,尤世禄,尤世威,周瑜吉,满桂,何可刚,祖天寿等为京营整顿帮办,一人整顿一万人的京营,由李邦华统一参与整顿京营,一将至少半月整顿万人的京营。”

“马祥麟,张凤仪,秦翼明,秦拱明,秦祚明等到京城,整顿自身兵将,也参与整顿京营。”

“孙承宗负责监督督办。宁无一人为兵,不留一份空饷。无当有,有也无。”

“诏内阁辅臣做好诸事安排,各尽其职;非重大事不报朕,自行处理,事后奏报。”

“孙承宗需要安排各级将领学习兵法,策略,阵型,用兵,实战,逃跑,追击,进攻,撤退等。选取战士,培养各级士兵等级,各级士官等级,各级将领等级,各级军中元帅。同时对太监进行一些基本培训,以后会派太监,作为将领副手陪合工作;后勤保障,应对地方,同时太监需要下场撕杀等。”

皇帝传诏:“王化贞斩首弃市,抄家流放云贵移民实边,大赦不免,所得银两入户部。”

“派宫中太监与朝廷官员查办其家。同时所牵连的文官武将严查密审,以温体仁为首,李标为副,由刑部负责。”

“彻查到底,重治文官与官僚。其中官员献策错误,使韩廷决断失误的官员一律计算在内。”

“以万倍银子议罪,以免职,抄家,流放为大赦恩赏,王化贞家人百万倍议罪,减缓其家人及家族罪行,四十年不能离开流放地。”

皇帝开始出现在军中,先是接见满桂。

满桂,宣府人。其先祖是山东兖州府峄县人,因立有战功,遂在宣府卫为官,至此世居于宣府。满桂年纪稍长一些时,便善于骑马射箭,入伍后每次参战,都斩首、截耳不少。按照部队中的规定,斩获敌人一颗头颅,就可授任官职,否则就赏给白银五十两。满桂屡次拿到赏金,却没能得到一官半职。年近三十,才当上总旗。又过十年才当上百户长。后来经几次升迁做到潮河川守备。杨镐在四路败师的情况下推荐几个懂得军事的小将,首先就推荐满桂。满桂于是移兵驻守黄土岭。期间得到总督王象乾的赏识,先后提升他担任石塘路游击、喜峰口参将。

天启二年,大学士孙承宗出任边帅,满桂进去拜见,孙承宗看到他相貌威武,和他谈论军事,对他格外称赞。等孙承宗出来镇守山海关时,就提拔满桂担任副总兵,负责中军的事务。孙承宗幕下,文武官员来进见的很多,孙承宗却单单任用满桂。满桂性格很粗鲁,但是为人忠诚勇敢,不同一般,不好声色,能够和士卒同甘共苦。

天启三年,孙承宗打算出关修复宁远城,询问那位将领可以前去驻守。马世龙推荐孙谏和李承先,孙承宗都没有同意。袁崇焕、茅元仪进言说:“满桂可以,但他是您的中军,我们不敢请他出来。”孙承宗说:“既然他可以,哪管他是不是中军。”于是唤来满桂,跟他说了,满桂慨然答应,请命而行。马世龙怀疑满桂的能力不行,孙承宗不听,当天就摆下酒席,替他饯行。满桂到宁远后,和袁崇焕同心协力修筑城墙,使宁远巍然屹立,成为辽东的一个重镇。

当时蒙古的一些部落驻在宁远东郊放牧,辽东百姓来归附宁远的都遭受他们的抢劫,孙承宗为此很忧虑。天启四年二月,孙承宗派满桂和总兵官尤世禄在大凌河袭击他们。于是蒙古各部落号哭连天地向西逃窜,宁远东郊得到安宁。拱兔、炒花、宰赛等部落表面上归顺而暗中想要反叛,满桂善于掌握处理,这些部落都服从,每年还节省无数的抚赏银。

当初,宁远城里城外满眼都是荒丘废墟,满桂到任后,有五万多家军民在此地屯田,往城外耕种到五十里远。孙承宗上报他的功劳,朝廷下诏提拔他为都督佥事,加官衔为总兵。孙承宗于是命令他掌管后部,与前部赵率教相为掎角。督饷郎中杨呈秀克扣军粮,副将徐涟激发兵变,包围袁崇焕的公署。大家因为害怕满桂的家兵勇猛,所以不敢来包围他,就成群结队地向东边逃走。满桂和袁崇焕追上斩杀兵变的发动者,安抚余下的部众,把他们都带了回来。

天启六年正月二十三日,后金派数万骑兵攻打宁远,远近大震。正月二十四日,后金军包围宁远,满桂和袁崇焕在城里死守。后金军开始攻打西南城角,他们点发西洋红夷大炮,打伤很多攻城的后金军。正月二十五日,后金军转攻宁远南边的城墙,他们再用火器将其打退,于是包围解除。先帝十分高兴,提拔满桂为都督同知,实际上为总兵官。后来又一次论功,给满桂加级为右都督,荫子副千户,世袭。满桂上书谢恩,并且自叙自己前后立过的功劳。先帝下诏鼓励,又升任你为左都督。

满桂当初与赵率教关系很好。在此次战役中,满桂恨赵率教不亲自来援救自己,从此相互责怪。天启帝听说后,曾下诏告诫、勉励。接着袁崇焕又跟满桂不和,上书说他踌躇满志,谩骂同僚,恐怕他会耽误边疆的大事,请把他调到别的兵镇,把关外的事权交给赵率教。满朝大臣都知道满桂能胜任,但担心他们在一个城中或许会坏事,就把满桂召了回来。督师王之臣极力说满桂不能调开,但是召他回来的命令已经下达。王之臣又请把他安排在山海关门口,袁崇焕都不听从。同年闰六月,朝廷就命令满桂以原职在中军府办理佥书的事务。不久,袁崇焕自己后悔,请求采用王之臣的意见,先帝于是同意,让满桂挂印移镇山海关大门,兼任统领关外四路及燕河、建昌等地的驻军,并赐给他尚方宝剑以便提高他的权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