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国家的变化8135(1 / 2)

如果通过盐碱沼泽地带,要迅速离开,不宜停留;如果在盐碱沼泽地带与敌军遭遇,那就要占领有水草,而靠树林的地方。这些是在盐碱沼泽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

在平原地带驻军,要选择地势平坦的地方,最好背靠高处,前低后高。这些是平原地带行军作战的处置原则。

以上四种类似“处军”原则的好处,是黄帝所以能够战胜“四帝”的重要原因。

大凡驻军,必然总是喜好干燥的高地,而厌恶潮湿低洼的地方。所以要求向阳,回避阴湿,驻扎在便于生活和地势高的地方,将士就不至于发生各种疾病,这是军队致胜的一个重要条件。

丘陵、堤防驻军,必须驻扎在向阳的一面,并且要背靠着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措置,是得自地形的辅助的。

河流上游下暴雨,看到水沫漂来,要等水势平稳以后再渡,以防山洪暴至。

凡是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等地形,必须迅速避开而不要靠近。

我远离它,让敌军去接近它;我面向它,让敌军去背靠它。

军队在山川险阻、芦苇丛生的低洼地,草木繁茂的山林地区行动,必须仔细反复地搜索,因为这些都是容易隐藏伏兵和奸细的地方。

敌军离我很近,而仍保持镇静的,是倚仗它据有险要的地形;敌军离我很远,而又来挑战的,是企图诱我前进;敌军之所以不居险要,而居平地,定有它的好处和用意。

如果树林里很多树木摇动的,是敌军向我袭来;如果在草丛中设有许多遮蔽物的,是敌人企图迷惑我。

如果鸟儿突然飞起,是下面有伏兵;如果走兽受惊猛跑,是敌人大举来袭。

如果飞尘高而尖的,是敌人战车向我开来;如果飞尘低而广的,是敌人步卒向我开来。

如果飞尘分散而细长的,是敌人在打柴;如果飞尘少而时起时落的,是敌军察看地形,准备设营。

敌方使者言词谦卑,而实际上又在加紧战备的,是要向我进攻;敌方使者言词强硬,而军队又向我进逼的,是准备撤退。

敌战车先出,并占据侧翼的,是布列阵势,准备作战;敌方没有预先约定,而突然来请求议和的,其中必有阴谋。

敌方急速奔走,并展开兵车的,是期求与我交战;敌军半进半退的,可能是伪装混乱来引诱我。

敌兵倚仗手中的兵器站立的,是饥饿缺粮;敌兵从井里打水,而急于先饮的,是于渴缺水;敌人见利,而不前进的,是由于疲劳过度。

敌方营寨上有飞鸟停集的,说明营寨已空虚无人;敌营夜间有人惊呼的,说明敌军心里恐惧;敌营纷扰无秩序的,是其将帅没有威严。

敌营旌旗乱动的,是其阵形混乱;敌官吏急躁易怒,是敌军过度困倦。敌人用粮食喂马,杀牲口吃,收起炊具,不返回营寨的,是“穷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