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小院清晨29(1 / 2)

得知不久便要离开,杨宣是怎么也睡不下了,天微微亮,这孩子已然穿好了衣服,蹑手蹑脚地下了楼。

走到青萦房间之时,杨宣眼神停滞下,悄悄凑过去抿着嘴将门开了一个缝隙,看着其安然熟睡的模样,杨宣挠了挠头又轻轻关上了门。

待得出了竹楼,杨宣的步子才是放大了些,感受着外边有些刺骨的冷意,杨宣轻吐一口气,朝着自家方向而去。

回到自家院子时,阿絮姑娘已经起了早,在打扫院里的落叶,一张俏脸冻的通红,显然已是扫了不短的时间。

杨宣住下步子,看着阿絮姐姐的背影,心头莫名有些发酸。

阿絮姑娘似也是感受到了什么,转身看过来,惊道:

“呀!宣少爷你回来了。怎么穿的这么单薄,来,快进屋,别冻着了。”

而后阿絮姑娘扔下扫把,小跑到杨宣身边:

“这是?脖子受伤了吗?”

阿絮手指刚要触碰那密集的竹板,被杨宣笑着伸手拦下,也不好再问,就扶着杨宣回到房间。

看着桌上那几个鼓鼓的行囊,杨宣不禁一脸错愕:

“阿絮姐姐,你也知道了?”

阿絮先是点起油灯,再从行囊里翻出一个小包袱,打开挑选出几样衣物:

“是啊!宣少爷就要远行了,可惜阿絮要照顾二爷,不能跟着去。也不知道,跟着宣少爷的书童,能不能照顾好你?”

阿絮将那几样衣物叠在一起,手下一顿,说道:

“我先去烧些菜,该来得及吃吧!”

杨宣接过衣物,笑着道:

“当然了,现在还早得很!”

待到阿絮姑娘离开房间,杨宣却是将干净的衣服放下,并没有着急换上。

杨宣在原地频频转身,仔细打量着这自五岁时,住了四年多的屋子,心中只觉有些冷清。

“怎么,小杨宣,要走了,开始伤感了?”

桑奕的声音在识海响起。

杨宣眼神微闭,对桑奕的话仿若未闻,鞋子一蹬爬上了床,慢慢靠向近墙的那头,将一角的被褥尽数翻起。

再看裸露出的木质床板上,一个方形的深色暗格露出来,杨宣看着暗格久久未动,末了才是小心翼翼地将那木盖取下来。

躺在暗格之内的,是一本泛黄的书卷,杨宣将这书卷取出来,暗格里只剩下些许细碎的纸张粉末。

杨宣将其放在油灯下,书卷封面模糊地可以看出几个大字——“鱼跃仙台”,这是杨宣母亲留下的遗物,乃是一卷古琴谱。

杨宣对母亲的印象近乎没有,自从从父亲那里得知此物,便是多番耍赖之下要了过来,不过杨父吩咐绝不可带与外人看。

为了能聆听其中琴音,杨宣曾抄录数页,带出去寻玉门城的琴师弹奏,可是其中所谱写的乐谱,与之现在该是大不相同。

那些琴师大多是看一眼,便是会打发杨宣离开,少有的两位琴师试着依琴谱弹奏,弹出来的琴音却是晦涩无律,毫无美感。

三年前,偶然得知听雨楼来了一位善琴的仙子,以杨宣六岁的年纪,自然不能明面上进去。

于是,杨宣便在一个下着小雨的清晨,先是爬到听雨楼附近的房顶,再搭了一根竹竿走过去,从打听好的窗子翻了进去......

杨宣这般想着,从包袱里挑出一匹绢布,将琴谱包好,再换上那几样衣服,又将琴谱塞入了衣怀里。

做完这些,杨宣才是长舒一口气坐下来,两只小手相握,静静等着天亮。

不多时,阿絮姑娘已经烧好了早饭,把杨宣叫出去,却是领到了西屋,杨定霄已然坐在桌边。

杨父看着杨宣脸上的淤青,以及那有些另类的竹板,眼神微厉,随即深吸了一口气,看向桌上的饭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