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庙会繁华24(1 / 2)

夜色渐深,华灯初上,道上人流如潮,人人笑容满面,古朴的太庙,迎来了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时候。

秋祭的庙会,比之年关的热闹尤有甚之,太庙位于玉门城中心偏北处,杨家陆陆续续来了二十几人,小孩占了一大半。

太庙坐北朝南,其南边是一片小湖,其上有着几艘大花船,许多佳人站在船头,穿着庄重艳丽,俱是巧笑嫣兮,彩布明灯好不热闹。

花船周遭,有许多小舟游荡聚集,是一些小伙划着小舟想要上去,寻觅自己的心仪之人,寻觅属于自己的那份缘分。

当然也有几只小舟并不是如此,只是在湖上慢慢漂游,临近烧饼摊的一只小舟上,两个小孩坐在其内,一个大人嘴里叼着烧饼,在划着船。

待得那大人一转头间,灯光之下细看,却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娃娃脸,那人头往上一晃,牙齿一松,嘴里的烧饼又是往上一靠,咬了几下便是消失无踪。

“阿坤,你太能吃了吧!这是第三次买了,我可没钱了。”

注意到再次瘪下去的油纸袋子,杨宣不禁说道,手里将一块枣花糕递给一旁的青萦。

青萦先是将手里的桂花糕塞入口中,又是接过枣花糕,努力咽下才是笑着道:

“宣哥别这样,阿坤哥划船很累的,阿坤你也别只吃烧饼了,尝尝糕点。”

阿坤擦了擦嘴角的油,却是没有接过那两样糕点,憨憨笑道:

“不用不用,那东西小小的不垫肚子,我还是吃烧饼吧!这烧饼真香,比西街徐大婶的还好吃哦!”

阿坤这般说着,又是把手伸入纸袋中拿了两个。

看着阿坤的动作,杨宣撇了撇嘴,也是抓了一个烧饼吃起来:

“哼!青萦你吃便好,这家伙吃啥都是两三口吞下,给他也尝不滋味来。阿坤,那边好像有卖烧鸡的,往那边划吧。”

此言一出,小舟仿佛是装了翅膀一般,速度快了倍余,直让得杨宣一个重心不稳,身子倒在船沿。

倒是青萦坐在小舟靠中处些,小手堪堪扶住船边,杨宣吐出一口烧饼,一脸无奈,随即与青萦相视一笑。

杨宣起身之时,却是偶然看见花船上一女子,一身紫色打底的流彩暗花云锦宫装,虽是以面纱蒙着面,可杨宣却是觉得有些熟悉。

“会是谁呢?”

杨宣喃喃低语,拉着青萦的小手直起身子,只觉脑袋还有些眩晕,再往那花船上望时,却是不见了那女子的身影。

“宣哥,你在说什么?”

青萦顺着杨宣的目光看去,不由问道。

“啊!没...没什么,可能是认错人了。”

杨宣揉了揉脑袋,没好气的看了阿坤一眼。

花船之上,紫衣宫装女子已然进了船室之内,屈腿坐于侧位,面前低矮案台上摆着一把长琴。

宫装女子一双美眸深情看着手下长琴,端的是媚态万千,而又不失优雅,修长的玉指在琴弦上依次划过,带起一阵清灵琴音。

“这真是一把好琴,梁公子真是有心了,小女子受宠若惊。”

面上的薄纱之下,女子朱唇微启,抬眼看向高处那人,微微欠身道。

“哈哈,紫凝姑娘你喜欢就好。今日有幸能听紫凝姑娘弹奏一曲,本公子来这里一趟也是不虚此行啊。”

主座之上,是一月白澜衫的青年男子,手持一柄深色檀香扇,轻摇之间脸上笑意连连,露出来的扇面是一首词,靠向其胸口的却分明是几位衣着清凉的女子图。

原来这仙女模样的女子,是烟雨楼的有名的清倌人,也不知道这位翩翩公子是花了多少银钱,才能请得动其出来。

偌大的船室之内,琴音流转,若是懂音律之人听得,必是瞑目沉神,一心聆听,不忍打破这美好的乐章。

不过眼前的连公子显然不是这类人,只见其脖子扭动之间,不住地打量眼前的女子身姿,以扇挡住的嘴角肆意地笑着,手上不时鼓着掌叫好。

不多时,一曲终了,那连公子才是闭上了眼睛,摇头道:

“啧啧啧,这真是仙曲啊,紫凝姑娘,今日我连玉楼听此一曲,只觉昔日所听皆是糟粕啊。”

连玉楼连连赞叹间,不忘对身边之人递了一个眼色,而后便是自以为潇洒的撩起自己的衣袍,走下高台:

“紫凝姑娘如何生的了一双巧手,本公子真是想好好瞧一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