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浪漫(第八章)(1 / 2)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到了元宵节。当晚,朱希希把各式汤圆摆在桌子上让程青挑选。

“黑芝麻、红豆沙、紫薯、流沙蛋黄、鲜肉,还有北方的汤圆——元宵。”朱希希如数家珍,“吃哪个?”

程青看看朱希希,“买这么多,不浪费吗?”

“不呀!”朱希希说,“吃不完就冷冻起来,慢慢吃。”

“鲜肉和蛋黄。”程青说。

“我就知道,你这个湖南人。”朱希希说。

“你呢?爱吃哪种?”程青问。

“甜的咸的,我都爱吃。”朱希希手一指,“元宵!我好不容易找到的,炸着吃吧!”

“汤圆还能炸?”程青问。

“元宵可以,汤圆要炸的话得裹一层面包糠。”朱希希说,“我小时候最爱吃炸元宵了!”

朱希希说完,左右开火,一边汤锅煮,一边油锅炸,很快就把汤圆端上了餐桌。

她在红豆汤圆碗里加了两勺米酒,还撒上了一些桂花。“这样才有元宵节的味道。”朱希希自言自语。

程青打量着用中式桌旗装饰的餐桌,圆溜溜光滑的各种汤圆分别盛在豆青色的汝瓷碗中,温润而精致;油炸的元宵膨胀得就像金黄色的小胖子,排队摆在豆青色的长盘中,旁边是一盘切得方方正正、摆成“品”字形、解油解腻的山楂糕。简简单单的元宵节汤圆在朱希希的手里竟然可以如此别致,如此温柔......

“对了,我过两天就要走了。”程青边吃着汤圆边说,“公司给我安排了一个综艺节目。”

“拍多久?”朱希希问。

“大概三个月。”程青说。

朱希希研究着刚刚买回来的塑封机,她用装上水的袋子试了很多次,总是会洒一地的水。思来想去,突然灵机一动,取出几个小号的保鲜盒,把冷却好的药汤倒进去,接着放到冰箱里冷冻。等冻成了冰药块,再取出来装在袋子里塑封。

朱希希长吁一口气,非常有成就感。她就用这种方法一袋一袋的煮药,冷冻,装袋,塑封,用了一天的时间,直到煮完了最后的七袋药。

第二天,程青拉着行李箱站在门口和朱希希告别。

“一定要把最后这几天的药按时吃完,”朱希希强调着,“别忘了放冰箱,放酒店厨房的冰箱冷冻更好。”

程青点着头。

“一定要热透了喝!”朱希希又说,“按时喝药,我会打电话问潘晓路。”

朱希希自己都觉得自己太啰嗦了。

“对了,这本书没看完,我想带着看。”程青从背包里拿出一本书——《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朱希希点点头。

“哦,等一下。”朱希希回房间给程青拿了一包活血通络膏,“这个你带在身边,睡眠不好的时候就剪十个小方块贴在十指尖。”

“十指尖?”程青问。

“对!那是十宣穴,非常有效。”朱希希说。

程青把通络膏和书一起放回背包,冲朱希希微微一笑,拉着箱子转身离去。

朱希希拿出自己心爱的功夫茶具。

烧水、温壶温杯、洗茶、喂茶宠、泡茶、闻香,直到喝下第一杯香茗,她都专注地做着这些事情,就像是一种仪式,更像是处于一种禅修冥想的状态。之后,她打开电脑,开始了自己的工作。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手机铃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来电者是柏子仁,这令朱希希感到意外和一丝惊喜。

“忙什么呢?”柏子仁问。

“写点东西。”朱希希说,“你在上海?”

“是啊!天气都已经暖和了,”柏子仁说,“怎么着?不见见啊?”

傍晚时分,朱希希如约来到一家餐厅,柏子仁已经等候在门口。“多谢赏光!”柏子仁笑着说,“有你这位美女作家在,我的层次也提高不少。”

朱希希跟随柏子仁辗转来到一间包房,令她吃惊的是,除了自己,柏子仁邀请的客人都是和他同龄的男性。

“别拘束,没把你当外人!”柏子仁显然看出了朱希希的心思,“都是我最好的朋友,这两位是我大学同学——白宇飞、高文梁!这位是我剧组里结识的好兄弟——王宁!”

酒过半巡,几人都已微醺,除了朱希希。

“唉,不要冷落了人家希希!”白宇飞说,“我可以叫你希希吧?”

朱希希微笑着表示接受。

“开始讲故事!”白宇飞接着说道,“每个人都要讲一个自己的囧事。文梁,你先讲!”

“那好,我就讲你!”高文梁说,“上学的时候,白宇飞请我出去吃饭,路上遇到个卖瓜的,他就说这个产地的西瓜最好吃,现在世面上都不好找,然后就买了一个,我俩一起吃。本来打算吃一块就行了,可是他总劝我多吃点,说扔了浪费,反季节的水果挺贵的。我俩就把那一个西瓜全吃了,吃完了白宇飞拍了拍手说:‘好了,咱们吃饭去吧!’”

除了朱希希,其他的人都不笑。

“你一喝多就讲这个。”柏子仁说,“你能不能讲点别的?”

“人家希希没听过!”高文梁说。

“不好笑!我来讲一个好笑的!”柏子仁说,“有一年东北下大雪,出门就见一大爷摔倒了,我过去问:‘大爷,我一个月工资不到2000块钱,能扶您起来不?’大爷说,’小伙子,你走吧,我再等一会儿。’我说‘好勒!’天气虽冷,大爷的话却是暖暖的,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不好不好,太过时了这个!”三个好友直嚷嚷。

“陈年老哏不好玩,聊聊你们各自的朋友圈吧!”白宇飞说。

“我们都是一个圈!那就是娱乐圈!”高文梁说着,往嘴里塞了颗花生豆儿,“那些破事儿,有什么好聊的。”他说。

“我说的是群!就是你们所在的微信群!”白宇飞说,“谁还没有好几个群呢?”

“朱老师!你来说!”王宁红着喝酒的脸对朱希希说。

“你别装腔作势的,你就叫她希希!”柏子仁冲他嚷到。

“行!希希你说,你都有些什么群?给我们总结总结。”王宁接着说。

朱希希笑了笑,“非要贴标签的话,除了家庭、同学群,我这里还有精英群、文艺群、修炼群。”

“啊?这么讲究呢!”柏子仁说。

“你给我们讲讲什么是精英群。”高文梁说。

“说高知群更准确。”朱希希想了想说,“家庭、同学群就不说了;总体来说,高知群吵得最凶,文艺群最欢乐,修炼群最谦和最有修养。”

“有点意思!”白宇飞说,“修炼群是什么意思?吃斋念佛?”

“当然不是。”朱希希笑了起来,“就是一群追求灵性修养的人,喜欢宇宙星空,禅修冥想;道家佛学也在其中。”

“那为什么高知群吵得最凶?高级知识分子不是素质最高吗?”高文梁说。

“知识是知识,素质是素质,能是一回事儿嘛?”柏子仁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