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浪漫(第二十章)19(2 / 2)

朱希希摇了摇头,“我不打算看。”

“为什么不看?”梁文涛问。

朱希希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我抵制这种影片。”

听到这话,梁文涛顿时来了精神,“为什么呢?”

朱希希端起了茶杯,她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这种影片那可是得奖的大热门!”梁文涛加重了语气。

朱希希笑了笑,“这就是我不想看的原因。”她说。

“怎么说?”梁文涛歪着头问。

“你看亚洲国家历届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朱希希放下了手中的茶杯,“为什么展示亚洲现代化的、凸显文化先进的电影很难获得国外知名奖项?”朱希希问。

“你这么一说那还真是!为什么中国的获奖电影基本上都是关于社会底层挣扎,或者是叙述落后的20世纪中的影片,而国外的获奖影片却有着更多‘上流社会’,‘经常剧情’的元素,这说明了什么?”梁文涛说。

“说明了国内某些编导、制片、主创人员何其的愚蠢和无知!”朱希希说。

朱希希的话明显超出了主持人的意料之外,却也因此让梁文涛更加地精神抖擞。

“所以说,这些编导是要迎合这些国际奖项!”方世南心领神会地笑着说道。

“为了拿奖!这样就可以出名!”梁文涛点头,“是啊!你们也拍一些能让国人在国际上抬起头的电影去参赛!”

“历史上,西方曾经称亚洲人为‘蝗祸’!”方世南说,“直到今天,有外国博主在网络上发布的游历中国的视频,却频频被他们的粉丝质疑是假视频,为什么?因为没有其他方式能比影视作品的影响力更为广泛而深远!这里面就有这些影视编导的功劳!”方世南的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都什么年代了?他们的影片那个画面永远都在描绘着大棉袄一身土、光着脑袋一脸灰的中国人形象!感情中国永远都不会进步了?”梁文涛说。

“问题是他想表达什么?”方世南说,“帮年轻一代认识他爷爷那代人的落后面貌?还是觉得外国友人太看得起我们是不对的?为什么中国得奖的总是这类影片?”

“因为他们契合了西方意识形态对我们的定位!这些人拍的时候就为了去拿奖!”朱希希说,“看看西方的作品是怎样表达自己优越感的,是如何提升自己魅力的!恶龙是来自东方的,魔兽也是来自东方的,小黄人必须要打败十二生肖!这不是文化隐喻是什么?对于正在成长的一代来说,这就是失败者的潜意识植入!精神殖民!有些人竟然还在挥刀自宫!真是愚蠢之致!智商是零吧!”朱希希一口气说着。

“那聊回到你们的电视剧,你对于自己担任编剧的这部作品满意吗?”梁文涛问朱希希。

“不满意。”朱希希说。

“那你怎么看如此高的收视率?”梁文涛问。

“数据是假的吧!”朱希希说。

方世南下意识地“噗嗤”一笑。

“那你怎么看8.7的评分?”梁文涛接着问。

“有人信吗?把观众当傻子!操纵了评分,观众就觉得你拍得好?看看网友的真实评论吧!自己才是那个傻子!”朱希希说。

“如果依据豆瓣的评分标准,满分10分给这部剧打分,你能打多少分?”方世南好奇地问。

“两分。”朱希希回答。

“为什么是两分?”梁文涛又问。

“这两分是给演员的。”朱希希说,“可惜了几个好演员。”

“也就是说去掉这个因素,这部剧是零分?!”梁文涛惊讶到笑了起来。

“太多了,负分。”朱希希说。

“这个我就不明白了,你说一部作品它不好,它不及格,为什么还负分呢?”梁文涛问。

“浪费了社会资源,”朱希希说,“还浪费观众的时间。”

“偏偏,网络上还都是赞美之词!”梁文涛说。

“这就是我最难以忍受的地方。”朱希希说。

“连你编剧自己都不看好,都说是烂剧,这可真是莫大的讽刺!”梁文涛笑着感叹。

“是,这么高的评分,我接受不了。”朱希希说。

“你就认定了数据是假的?”梁文涛接着问。

“毫无疑问。”朱希希说。

“这真是整个行业的悲哀!”方世南忍不住说。

“假设,我们假设这个数据它是真实的,你会怎么想?”梁文涛又问。

“这是中国文化的悲哀。”朱希希说。

“文艺工作为人民,群众喜爱,这难道不重要吗?”梁文涛问。

“谁是群众?”方世南警惕地问。

“谁又能代表群众?”朱希希接着问,“是虚假的数据还是一群未成年的粉丝?”

“你的态度相当的悲观啊......”梁文涛说。

“其实,我还是挺乐观的!”朱希希说,“我今天能在这里讲这些话,也说明我们的行业前景还是很乐观的!”

“你的评价......哈!”梁文涛把杯中的茶一饮而尽。

“我只是表达对某些作品的不满!”朱希希说,“问题总要解决,要有人说......”

此时此刻,在直播间外等待的潘晓路浑身僵硬,脑门上正一阵阵冒着冷汗,朱希希她忘了这是直播了吗?还真以为是私下的闲聊天儿?这次直播原本是给朱希希一个挽回声誉的机会,潘晓路跟制片方、出品方几番商讨联系了节目资源,以探索新的节目形式为由,求着梁文涛的节目组开辟了直播,谁知朱希希丝毫没有领会这番苦心!眼看着涌入直播间的网友流量蹭蹭地上涨,潘晓路急火攻心!

“你别说,你还真是挺清醒的。”梁文涛说。

“这一点是真的很难得。”方正南说。

“网络上有一篇特别热门的文章,就是针对你的,你知道吗?”梁文涛问。

朱希希笑了一下,表情很是不以为然。

梁文涛见状,于是打消了心头的顾虑,“你怎么看?”他问。

朱希希愣了一下,“没怎么看。”她说。

“那篇文章你看过吗?”梁文涛问。

朱希希点点头。

“那你认同吗?里面的观点?”梁文涛又问。

朱希希又点了点头。

“这篇文章虽然说的都是大实话吧,抱歉!我姑且这么表达!但还是有损你个人声誉的,你不想回应一下吗?”梁文涛继续追问。

“不想。”朱希希说。

“这可不仅是你个人,对你们正在播出的剧作也有影响!”梁文涛加重了语气,“数据表明,随着这篇文章的浏览量和转发量的持续上升,《边塞风云录》从热播剧榜单的前三名跌落到了榜单第七名!”

“大概观众也觉得追一些低质量的剧集是浪费时间吧!”方正南说。

“据说,你们的投资方和制作方正准备追究作者的法律责任呢!”梁文涛看着朱希希的脸认真地说。

“这有什么可追究的?”朱希希忍不住说道,“自己还不能骂自己了?!”

“什么?!”梁文涛机敏地问,“自己骂自己?”

“你该不会说是你自己写的这篇文章吧!”方正南也忍不住提高了嗓门。

朱希希轻咳了一声,“是。”

“这!这这!还有这种操作?!”梁文涛大感意外。

“编剧写写文章不是很正常吗?都是行业的一些问题和积弊,有什么不能说的!”朱希希说。

“那现在,就是说此时此刻,你后悔写这样的文章吗?”梁文涛又问。

“后悔!”朱希希说,“我的文章造成了对这部片子更广泛的关注!这样的片子别说看了,根本就不要谈论它!忽略有关它的一切,让它寂寞地消失!”

“我都想叫你一声老师了!”梁文涛大声感叹着,“朱老师!象你这样敢于直言的人可不多见了!”

“一些文化的怪现象,这必须得有人说啊!”朱希希说。

方正南使劲地点着头。

“还有什么怪现象,比如呢?”梁文涛问。

“比如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大家都不能好好说话了——淘宝要说某宝,京东要说某东,快手叫某手,微信叫某信!”朱希希说。

“没错没错!”梁文涛说,“就连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也不能叫人民币,只能叫‘米’!赚钱只能说赚米!”

“有这规定吗?”方正南歪着头问。

“不是!那你说赚钱的话那视频就被限制了呀!”梁文涛说。

“改成赚米就可以了。”朱希希说,“很多字还要用英文字母代替。”

“视频平台日活8亿用户呀!这种现象影响有多大!对中国汉字和文化算是一种侵蚀吧!”梁文涛继续说。

“那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方正南忧虑地说,“我自己基本不看短视频。”

“那影响是很大!”梁文涛说,“有网友的孩子就是这样写作文的——我妈妈今天在抖爸爸的直播间里赚了五个W米......”

说话间,直播间的屏幕切换到了黑屏,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三人还在兴头上继续聊着,还是梁文涛发现了异样,这才明白过来,他们的直播被平台掐断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