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To be continue→21(1 / 2)

听到小小的明勿云这样怒怼理学大家,王守仁既没有生气,也没有对他的年龄提出质疑,倒是语气发生了改变,变得温和了起来,他笑了笑,坐到一旁的藤椅上,仿佛是老师考教学生般的问道:

“哦,那你说一说你的观点,事先说明,不让我理解,我可是会告诉孙大儒的哦。”

到目前为止,王守仁还是抱着一种好笑的态度来看待明勿云的,毕竟他才十来岁,还流浪了这么多年,就算机缘侥幸看过这本书,又能理解多少呢。

而明勿云也是气头上来了,拿过一旁的小马扎,一屁股坐了下去,双手摊开,身体前压,胳膊肘压在大腿上,认真的思考起来他要说的话。

而此刻的他为了集中精力,情绪感知是关了的,因此他根本想不到,自己的头上,竟然藏着还有一个人。

“《二程全书》?有点印象,看过,看不懂。”

屋顶上的人不动声色的想到,她刚刚认出与明勿云互怼的人,竟是她与师傅要在平县的重点观察对象之一

——知县,王守仁。

没想到的是,明勿云竟然能和他杠上。

开玩笑,这王守仁可是皇帝钦点的状元,你怎么杠的过的啊。少年。

她所关注的少年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手的强大,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两位先生的言论,自然是没有问题的,比如‘理学有句名言: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意思是说并不是说只要每餐吃些咸菜就好了,但凡你要渴求一下馒头,就都算是败给了人欲。

这句话并不是全盘否定人欲,只是否定那些超过限度的无限追求罢了。”

王守仁坐着充满力量的椅子,身体微微前倾,仿佛明勿云的话中有东西吸引了他,至于他手里的那本书,额,又躺在地上了。不过他自然地忽略了这件小事,反而摸了摸下巴,有些兴奋到:

“继续。”

明勿云没有注意王守仁的样子,他闭着眼睛,仿佛是在思索着什么,继续说道:

“至于这本孙大儒的注解,则可以说是完全曲解了几位先生的意思,他将人欲比作了尘世最肮脏的东西,仿佛你拥有欲望,即是错误。

他将人欲的度,拉到了存在即是罪的程度。”

王守仁站了起来,又重新拿起那本书,翻看了一下,用略带嫌弃的话语说道:

“是吗,可这不正好顺应了朱圣的‘存天理,灭人欲’吗,如果你追求人欲,不就会看不见天理吗。”

明勿云无语了,也是,这个时代心学还没有诞生,王守仁恐怕还在翰林院摸鱼呢,还不是那个牛逼哄哄的圣人,他抬头看着前方的男人,有些无奈道:

“在我看来,人欲也是理的一种,当然你一时可能无法接受,但你要想想,吃喝拉撒是欲望,困了睡觉也是欲望,你要是不吃不喝,命都没了,还要啥大道。

如果始皇帝没有一统天下的欲,六国的纷争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如果太祖高皇帝没有驱除元虏的欲,天下的人民的苦难不知还要持续多久。

而放眼于每一个人,农民有渴盼粮食更加丰收的欲,将士有立志建立功勋的欲,士子有官袍加身的欲,而这些欲,都在推动着这个社会发展。”

“所以......”

王守仁激动了,他没想到,他本来只是想打趣一下明府的少爷,没想到,竟然听到了如此与他思想契合的言论。

他从读书起,读的是诸子百家,背的是理学经义,但这学说从未真正走到他的心里,也无法支持他实现他真正的理想目标,而自从他“格物致知”格竹子,格了几天几夜,终于格出感冒后,他对理学的正确性,又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而在今天,一个稚子的话,竟让他有种醍醐灌顶之感,他念头通达,在明勿云惊诧的目光下,抢在明勿云前说出了话:

“既然天理的目的是引导人与社会发展,而正确的人欲也能做到这一点,我可不可以说,人欲中自有天理,而天理,即是人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