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他们已从天眼之镜中消失(1 / 2)

天梯山顶,群峰云雾缭绕,主峰更是如笼罩在一片朦胧的轻纱之中,即使是晴空之下,也难以看清云雾深处有何玄机。凡人的眼睛,只能看到一片淡淡的云彩在山顶缓缓流淌,几片随风飘落的黄叶轻柔的落在地上。

但是,隐藏在小世界的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此时却是一片紧张气氛。

五庄观大殿中,坐着三位面容清矍的老道。镇元子盘坐于中间,其余二位亦是长须白髯,一人一个蒲团,分坐于镇元子两边。此二人乃是镇元子之师兄弟,易元子、弘元子三子。

镇元子身旁站着一年青道士,手拿佛尘,对诸位道长执礼甚恭。此人正是与清风共同擅食人参果的明月。

此时大殿之人皆面色严肃,镇元子未开言,易元子已坐不住,高声道:“师兄,你将我们二位从东土、南域传唤至此,到底有何要事?”

弘元子轻睁双眼,看一眼镇元子,又看一眼易元子,再次闭眼,一言不发。

镇元子眼睛微闭,也并未搭理易元子。

易元子焦躁的道:“你万里迢迢将我们传唤至此,却又什么话不说,是几个意思啊,大哥?”

镇元子白了易元子一眼,道:“修行了数万年,你还是这么暴躁。“

弘元子睁眼劝易元子道:“师兄莫急,大师兄百年未召,今日召集你我二人,定有要事相商。到可说的时候,大师兄自然会说。”

易元子冷哼一声,道:“你倒是处处维护老道。”

弘元子笑道:“自咱们修习开始,你就这个脾气,现如今徒子徒孙修行至仙界亦是众多,臭脾气却一点都没改。”

易元子再哼一声,昂头挺胸,做出一副高冷的臭屁道士模样。

三人说话间,一位年青道士匆匆而至,将一支令旗捧至镇元身前,恭身说道:“师尊,弟子以令招之,却未见回应。”

镇元子脸色一黯,将令旗接过,对着二位师兄弟言道:“易元师弟、弘元师弟,你可知此乃何物?”

易元子从镇元子手中接过令旗,端详半天,说道:“老祖数万年前冲破天地之桎梏,撑开寰宇之罅隙,进入那无尽虚无中时,留给我们三人各一样物件,大师兄你获人参果树,弘元师弟获师尊当年常挂在腰间的酒葫芦,可盛万顷之水,而我获师尊所赠长剑一柄,可飞行万里,追杀任何想要捕获的目标。却未曾见过此令旗,不知作何用处。”

镇元子吩咐明月自后堂拿出一面长约一米,宽约两尺的铜镜,镜面平滑如天池之水,映照着大殿巨梁檐角。

镇元子让明月将铜镜平放于地,缓缓的道:“师弟们知我数千年前窥破时间之流逝,空间之束缚,已然领悟打破时间规则,可传送凡人穿越时间。传送之后,若想知道他的情形,对此镜灌注真力,默念穿越前我所做的标记,他则会在镜中显现,镜中之像也是他当日当时的状态。若想回到眼前,以此令旗召之,亦可将穿越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之人召回。”

易、弘二人点头称是。

“但现在,这面可以看到穿越之人情形的天眼之镜和可以召回的幻影令旗,竟然失去了作用。”

易、弘二人愕然问道:“此话怎讲?”

镇元子道:“那日有一凡人至此,此人三十五世前却是我那清风徒儿之同胞弟弟。为了了却清风一段夙愿,我赐清风一次机会,携其幼弟,回到其想要回到的任何前世,助他成就一番事业。不曾想他二人走后,此可观其前世今生的天眼之镜竟然什么也没有显现出来,恐他们进入时间乱流,被吹散于虚无之中,急令弟子持令旗召二人回来,但已数次使用此令旗,竟然依旧人影杳杳,苍茫空空。”

“我担忧此二人遭遇大难,那就是我之不可饶恕之罪,因此才急召二位师弟,集我们三人之力,打破时间之桎梏,去找一找清风和他之幼弟。”

易、弘二人一阵惊诧,弘元子道:“知师兄对打破时间之流,空间之束早已驾轻就熟,而清风二人也并非奇人大能,那凡人更是不可能打破师兄所设置的时间通道,不应该啊。”

镇元子道:“是啊,我也有此疑惑。那清风之弟,凡间名字名为孟翔,在观中驻留半日,我曾让他去人参果树下寻觅,心想有缘之人,若能闻上一闻,增他千年寿命,亦是功德之举。我亦曾观他前世今生,未见他有任何的奇根异志,此人不可能打破我所设置的时间通道,而清风随我修炼两千余年,他的本领我了然于心,也不可能打破。”

沉吟良久,弘元子突然说道:“虽若师兄所说,但此事却真实的发生了,我等不能等闲视之。此天眼之镜不能看到,幻影令旗不能召回,是否还有其他法子可打破时间之规则,找寻到此二人。”

镇元子道:“召集二位师弟到此,正是要请师弟们助我一臂之力。”

“师兄请说。”

“此天眼之镜乃我取自昆仑神山巅峰之矿,注入我数万年修为,经七七四千九百年磨制而成,此数千年来,我不断灌注真力,确保此镜若当初磨制而成时,法力无边。”

“我想此镜不能映照出清风他们的情形,有可能是所灌注真力已不能达到此镜自身所需,经历数千年,此镜俨然已有镜灵,若不以更强的真力灌注,恐怕它已不愿再轻易按我们的要求去穿透此世间的因缘际会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