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四节:归仁海战68(1 / 2)

第四节:归仁海战

文天祥战船150艘在海上一路北上快速行使了2个月时间,一直没下船,迟迟看不到杨镇船队,船上将士怨言多了起来,自己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这杨镇的船队不会被鞑靼人给灭了吧?”

第二天,船队行使到湄公河附近,船队一阵骚动,“报!将军,前方发现大批船只!”

文天祥拿起望远镜,向北方望向大海边际线,只看到天边一条黑线,船只数量应该不少,不确定是不是杨镇船队,“传令!全部船只成防御队形,备战!”

“喏!”船队哨声、鼓声立即响成一片;

随着两只船队距离越来越近,杨镇看到船上旗帜“宋”“杨”,“令小型快船前去查看情况,是否杨镇将军船队!”

小型快船传来旗语,确实是大宋战船,两只大宋船队终于在湄公河处汇合;两军将士欢呼雀跃,高呼“大宋万岁!大宋万岁!大宋万岁!”

杨镇来到文天祥战船,两人也没寒暄,杨镇直接来了个大大的拥抱!在船甲板上,相互诉说着一路坎坷与见闻;

“文将军,来的太及时啦!不然我这5000名将士将饿死在船上啦!”

“沿路安南国、占婆国、真腊国不是可以补充物辎和淡水吗?”

“你一说这个我就来气,鞑靼人船队追的紧,安南国、占婆国、真腊国害怕随后而来的鞑靼人袭击他们,纷纷不让靠岸补给;

鞑靼人使者提前去了沿海国,只要给大宋补给,将来必将其灭国!还说我们是仁义之师,鞑靼人是虎狼之师,他们更怕虎狼之师!我们只能以捕鱼和抢海边村民食物度日”

“欺人太甚,仁义之师就任其欺负,虎狼之师就恭恭维维,这占婆和安南还是我大宋附属国,尤其是占婆国,上次烈士墙事件还没找他算账!”

“待我们围歼了鞑靼船队,再找他们算账!对了!杨将军一路而来可有适合围歼之地?”

“前2日我们经过一处小型海湾处,在占婆国归仁县施耐码头,海湾只有一个进口,进口宽度也就百十米;

我们可以佯装在此处补给,不用佯装,我们真的需要上岸补给,诈败,引鞑靼人船队进入海湾;

文将军可将船队埋伏在海湾内,或海湾进口南边,看这边有火光烟雾,便可前来堵住海湾进口,围歼鞑靼船队!”

“好!我们马上出发,布置好埋伏点,就等待虎狼入套!”

“哈哈~~事不宜迟,抓紧!传令,所有船只北上!”

文天祥见杨镇船队将士个个面黄肌瘦,立即令补给船分了一些淡水和食物,现在是九月初,正值南风,船队调好船帆,顺风向北面行使!

两天不到,就抵达了归仁县施耐码头海湾,杨镇船队在海湾北面和海湾内佯装靠岸补给,遇到鞑靼船队后逃入海湾内,与鞑靼船队进行周旋;

文天祥船队在海湾南面靠岸埋伏,距离海湾3小时行程,待海湾出现浓烟,立即围堵海湾进口;

此时鞑靼人统帅伯颜带领着200多艘战船正沿着海岸线追击杨镇船队,沿路确实急需补给才会靠岸;

这个杨镇一年来不断袭扰大元沿海城市,搞得苦不堪言,被可汗皇帝忽必烈多次在朝廷上痛骂,一点颜面也不给;

这次说什么也要把这股宋军剿灭,上次在连岛因为海峡较宽,被杨镇逃出部分船只,这次提前布局,沿途国家不得让宋军靠岸,就是饿,也要把宋军饿死!

“报!丞相,前方归仁县发现宋军船只!”

终于追上这帮宋军了,保险起见“再探!”

不一会儿“报!确实是杨镇的宋军!现在正在靠岸补给!”

哈哈~宋军扛不住了吧?再不补给,你的将士都会被活活饿死;

“报~发现宋军开始集结,估计要往南逃窜!”

“传令,船队立即快速向南,堵截击杀宋军船队!”

伯颜站在船楼上,见宋军船只纷纷扬帆,想继续南逃,但宋船只有不到50艘,立即疑惑起来,宋军船只应该还有近100艘,

鞑靼船队迅速围住尚未来得及出海的几艘宋船,一顿猛火油、手扔雷伺候后,本想继续向南追击,伯颜立即道“停止追击,这不是宋军主力,而是敌军疑兵”

“报!丞相!前方有一处海湾”

难道宋军想用疑兵,引我等追击,敌军主力潜伏在海湾内,想逃过我军追杀?“传令,令10艘战船进入海湾查看!”

一刻钟,海湾入口处传来,交战声“轰隆隆”响个不停,“报,海湾入口处,发现宋军,并发现杨镇的船只!现在已经交火!”

原来宋军主力藏在这里,想用疑兵逃过我军追杀“传令,再派20艘战船,冲开海湾入口!灭宋军,灭杨镇!”

鞑靼船只冲开海湾进口,宋军继续在海湾内与鞑靼人对峙,战争马上变得焦灼,伯颜见状“留10艘战船守住海湾入口,其他船只随我冲入海湾,击杀宋军!”

“击杀宋军!击杀宋军!”鞑靼船队一窝蜂冲进归仁海湾,疯狂想抢人头;

文天祥拿着望远镜,见海湾处已浓烟滚滚,隐约听到“轰隆隆”炮声,敌军已上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