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治理新大宋 第一节:大宋同治纲领59(1 / 2)

第一节:大宋同治纲领

大宋景炎四年,出海已满一年,自己也已满十岁,回顾这一年,充满了曲折,荆棘,有低沉也有高光,有喜悦也有苦恼;

今天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送来捷报,加里曼丹岛和爪哇岛重要城市已在宋军控制内,其他地区以招降安抚为主,陆续收复,现在大宋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

国土面积相当于马来西亚加印度尼西亚面积,有了这么大片土地,摆在面前的是如何治理,宋军靠先进火器赢得了战争,战后临时性政策赢得了群众认可,但如何用治理国家赢得民心?

新加坡殿堂内,挤满了文武官员,今天是年后第一次朝议,十分隆重;

前几日和陆秀夫、杨亮节、文天祥等重要文武重臣商讨了很久如何治理国家;

陆秀夫道“臣以为可按照大宋制度治理,我们的制度对于落后的三佛齐来说,十分先进,将大宋制度推向全国即可!”

“臣认为不可,三佛齐有他们自己的文化和习俗,我们要依据当地情况结合我大宋制度来治理国家;”

“三佛齐就是因为习俗文化制度太落后,实行政教合一,才被灭国,大宋制度虽好,但也被鞑靼人侵略,也有弊端;应该探索新建国纲领”

文天祥说道“臣也建议探索新建国纲领,以实现天下大同为终极目标,士农工商同时发展,大宋官员制度为主导,尊重当地文化习俗,稳固发展”

虽然我脑子里装的都是现代治理国家理念,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但在这个时代行不通啊,民众文化、思想、生产力都不在一个档次啊,用现代制度治理古代社会肯定治理不下去!

但是皇家必须掌握军权、舆论制高点、人事任免权、才能保证皇权不被篡夺,经几位大臣多次争论,终于定下大宋同治纲领,经这次朝会颁布;

纲领核心思想:在大宋皇帝领导下,最终实现大同社会。

具体治国策为:以国家安定、解决人民温饱、安居乐业、商贸发展、壮大军事,农有田耕,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士农工商各阶层平等为基本国策;

士:文武官员平等,参照宋官员制度,设行省内阁,5人组成内阁成员,皇、士、农、工、商各派一名代表,轮流当值,陆秀夫代表士阶层,为第一任内阁首辅,任期3年;废除科举,实行文官考试选拔制度,有志之士参政议政制度;行省内阁下设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下设司治理国家日常事务;

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国有制,保障粮食安全,打土豪、劣绅,分田地,保护中小富农,打击无良地主,降低农业税,十五税一,鼓励开垦荒地,宜耕则耕宜林则林,鼓励种植经济作物;

工:发扬工匠精神,保障工人权益,增加工人就业岗位,工人技能培训,提高工人地位;

商:发展民营经济,提高商人地位,参政议政,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创业、创新,保护产权;

兵部还增加了开办军事学院,军事顾问团,奖励军功,死亡抚恤,百夫长及以上必须向神使陛下宣誓效忠;

礼部简化礼仪,取消官员官服制,(古代官服制作太复杂,绣莽绣鹤),提倡衣裳简约,袖口束口,增强宣传教育,增加开办公立学院和扫盲学院,增加自然科学科目,将马来语作为当地语,汉语作为通用语,要彻底征服一方,首先语言、文化、思想上要有认同感;

工部增加管理国有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硫磺等矿产开采,管理国办炼钢、造船、猛火油工厂,国家要掌握核心能源和技术,增加国家收入,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刑部三法司审理、办案独立于当地政府,控辩审分离,罪刑法定,以法律为准绳、以证据为依据;严禁讯刑逼供,疑罪从无;

具体操作方法,需各部司逐一完善,完善后先在新加坡试行一年,一年后经修改完善推向全国。

在廷上颁布大宋纲领后,廷下立刻炸开了锅,很多词汇听都没听过,尤其是礼部和刑部,光是士农工商平等这一国策,引起很多大臣反驳,别说宋代,就是现代官员也高人一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