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湄南河海战 第一节:富饶的湄公河三角洲41(1 / 2)

第一节:富饶的湄公河三角洲

海上已行驶半月,抵达湄公河入海口,入海口多达九个,也叫九龙江,不像长江、黄河,只有一个入海口,入海口处多是滩涂地。

进入内河就是湄公河三角洲平原,十分平坦,一望无际农田莫桑,属于真腊国管辖。

一个月前已送国书至真腊国,并得到准许,因真腊国京都是吴哥,属于内陆城市,我们只是沿海经过,对其没有威胁,所以很快就同意。

这时前期探查伏击点快船来报。立即召陆秀夫、文天祥等武将到皇家战船议事。

“禀神使陛下、太后,经过查勘,有两处伏击点适合全歼敌军,一处正是利用湄公河河道较多优势,引诱船将敌船引诱至主河道内,阻击船只可事先埋伏与旁支河道,待敌船进入主河道,发出信号,阻击船驶出旁支河道,进入主河道,前后夹击,河道两边滩涂淤泥,敌军若跳河逃窜,必将深陷滩涂淤泥中,我军可近而射之;

另外一处伏击点是在湄南河附近,我军还需再行使半月才能到达,进入主河道后10公里,有一处河内岛屿,一侧水面宽深,一侧水面窄浅;

将敌船引诱至主河道,阻击船封其退路,敌船为了逃命必将进入另一侧河道,部分大型船只将会被搁浅,由于水面窄,后面船只也无法掉头,我军需埋伏部分将士在岸边,击杀试图逃回岸边敌军。”

快船信使边讲边用毛笔画出伏击点大致地形,湄南河入口处也就是今天泰国首都曼谷市。

“湄公河虽然有利于埋伏,但是湄公河入海口吃水浅,附近无大型码头,我们的将士无法在此处休整,如果鞑靼人几天就到还好说,让将士们在船上再待几天,如果要等两三个月,我怕我们的将士在船上吃不消啊。”陆秀夫思虑道

“对!鞑靼人敌船目前不知道抵达什么地方,湄公河入海口处无法下船休整,湄南河入海口处虽然可以下船休整,但是伏击点和隐藏点不是很好,容易被敌军发现,敌军也容易逃窜。”

厅内将领议论纷纷,但是在湄南河处伏击呼声较高,主要还是将士们可以下船休整,如果在船上一直待上3个月,大家估计都会疯掉。

我看向太后,太后示意以我的意思为准,随即站起身,将领们瞬间停止了议论。

“众卿大致意见,朕已知晓,我认为还是按照陆将军之意,将伏击点定在湄南河,我军将士可以在此处休整、训练、制作火器,可以以逸待劳,负责阻击的战船到时候可以进行伪装,大军在湄公河处补充淡水及物资后,明日继续出发,前往湄南河。

在此,我提醒各位将领,我们计划中敌船进入伏击圈,万一敌军不乖乖进入伏击圈又如何?我们要有多种准备,以备战时出现的变数,太后以为可否?”

太后点头道“老身赞同陆秀夫和陛下观点,请大家着手准备吧!”

“臣遵命!”

主干流水深想找个吃水较深码头,需要进去内河才可以,全部战船沿湄公河日海口进入。

此时正值春耕,道路两旁稻田如棋盘一样,稻田内散布着弯腰插秧的农民,河道内突然出现长龙一样大量战船。

农民也纷纷放下手中秧苗,抬头吃惊、好奇、张大嘴巴望向河面,一些孩童还嚷嚷让大人抱着观看,他们一辈子也没见过如此壮丽的景象。

哎~如此多良田,日后归大宋所有,将衣食无忧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