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七节:营救文天祥(1 / 2)

第七节:营救文天祥

天刚蒙蒙亮,吃完早饭,还未有文天祥消息,可能营救失败了。

虽然痛失一员大将,心情很失落,但是不能为了一人而继续等下去。

如果蒙古人追来,想出海都难了,在杨亮节和护卫带领下。

先乘小船划到整个船群中间的大船边,经过攀爬梯上到大船,走到大船船楼上。

放眼望去海面上林立的锦旗随着北风飘扬,南方的北风还是十分湿冷,透人心骨,我和太后及护卫、宫女等在一个大船上。

这时传令兵问道“禀陛下,其他军士均已上船,是否启航?”

我望了望北面感叹道,大宋,迫于无奈只能出海逃亡,等老子缓过劲儿来,一定会打回来的!

“启航!”

“喏~”

只听到一阵鼓声和哨子声,平静的海面顿时热闹起来,船帆渐渐升起,船手号子声也此起彼伏,船慢慢开始移动。

突然一阵急促哨声,听到有人喊道“敌情、敌情~~”

望向东北面,发现海面上出现很多黑点正向这边靠近,蒙古人这么快就打过来了?

我让太监阿福把望远镜给我,调整距离,看清了旗帜,“宋”“杨”

顿时放下心来,这时传令跑上来,“遇到敌情,请陛下回船楼暂避”

我没好气说道“是杨镇将军回来了,派快船前去核实,如果是杨镇将军,马上带他到我这里来!”

传令兵很是疑惑,陛下怎么知道是杨镇将军的船?回答道“喏!”

不过一会儿,小黑点越来越大,我看到中间大船上站着两个人。

虽然看不清脸,但是看神态应该是杨镇,旁边很像文天祥,营救成功?心情顿时十分舒畅,真是天助我也!

因害怕有诈,船队一直没让杨镇船队靠近,由快船带领着杨镇和文天祥两人到官家大船这边驶来,我也到甲板上迎接他们,

“臣,杨镇拜见斗战神使陛下、太后”

“罪臣,文天祥,拜见斗战神使陛下、太后”

我立马说道“两位将军快快起身!”

文天祥道“罪臣不敢,因罪臣大意,导致大军延误出海时间,陛下力排众议,鼎力营救罪臣,臣何德何能?为一己而陷危难?”

看文天祥激动的都快要哭出来了。

这时太后说道“文将军请起,陛下是念你是忠臣良将,爱惜人才,作为朝廷怎能让爱卿深陷虎狼之口?日后卿忠心为陛下多立功劳就是”

我也说道“卿,无罪,只要是我大宋的忠臣,有危难时,朝廷不会不管不问,卿快起身吧”

文天祥这才起身道“臣当誓死追随陛下、太后,忠心为国,驱除鞑靼,复我大宋盛世!”

杨镇绘声绘色讲述营救文天祥过程“臣领命后,听从陛下旨意,立马组织500名身手好的士兵乘坐快船在江门上岸,乔装打扮成平民,赶往陆丰;

沿途收拢文将军将士散兵5000人,战船100艘,打探到鞑靼人正要把文将军押往临安,所以我们在沿途龙川处设伏;

龙川此地山陵较多,树木茂密,将500名将士埋伏在道路两侧密林处,人手一把强弩;

并收集大块山石置于山坡上,切断鞑靼人退路,在道路前段也置有山石,防止押解马车冲卡,一切准备妥当,队伍休整备战。

下午时分,押解文天祥马车缓慢到来,埋伏的士兵压低了身子,生怕被鞑靼人发现;

龙川属于敌占区,领队的鞑靼人也放松了警惕,认为南朝小皇帝自身难保,还能派人劫囚不成?

但是出发前,张弘范将军亲自吩咐,务必保障囚犯安全,少一根毛发提头来见,因为这是蒙古大汗点名要见之人,一路有酒有肉伺候着;

领队也不敢太怠慢,但整个队伍也是不急不慢,队形还算整齐。

杨镇看到押解队伍有150人,只有5个鞑靼兵,其他都是张弘范的汉狗子兵;

前面有20个骑兵,后面有10个骑兵断后,中间都是步兵,囚车由两匹马拉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