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星落(1 / 2)

初平七年,安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坠于定源村,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州官寻访无果,归途病卒。三日内,定源村再现地鸣,百里可闻,不知其因。

——《周国天象纪略*卷七》

宁城定源村,一个周国工部测绘官员,都懒得在地图上标注的小渔村,毗邻着斗龙湖,星罗棋布着上百户人家。

村中溪流潺潺,数量众多,几乎流经了每户人家的房前屋后。村民们出了家门,不用几步路,便可就着河溪,洗菜浣衣。

盛夏时分,孩童们经常会光着膀子,跑浅水里戏水捉鱼,大人们则忙着在附近的田野里耕种,累了便歇在一旁的阴凉下,远远地看着孩童们嬉闹追逐。偶尔看到口角惹急了眼的,便赶去劝架,隐约有几分世外桃源的意趣。

今日正值酷暑,已经燥了一天。虽然晚风带来了几分清凉,但蝉儿们此起彼伏的叫声并未减弱,甚至比午后更胜,让人听得心底里有些发虚。大人们也不约而同地早早收了工,敦促着自家娃儿回屋吃晚饭。

村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有时候一整年都不会出村。而村头的东南角,有一处老坟地。

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死后能和祖先们,一同葬在这片老坟地里,也算是落叶归根。

坟地靠北的地方,有一座孤零零的坟,与其他坟坐西北朝东南不同,它突兀地面向西北方,似乎在翘首等待什么人一样。

坟旁有一棵高大的乔木,树冠将整座小坟都盖在自己身下,仿佛通灵一般,长成了一个穹庐形,好似深绿色的屋顶。

傍晚酷暑的余威未退,已近晚饭的时间。远处的田垄上,却摇摇晃晃地走来一个小小的身影,有气无力的样子。

不一会儿的工夫,人影就来到了树下,是个模样七八岁的娃娃。只听噗通一声,他一屁股就坐在了杂草丛生的地上。

伴随着一阵咕噜噜的叫声,小娃娃叹了一口气,摸着小肚皮嘟囔了一句,“也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回来。”

小娃躺在草地上望向天空,等着繁星爬上天幕。他心里知道,只有天黑时,父亲才会从三十里远的镇上的铁匠铺收拾下赶回来给自己做饭,就是为了多挣几文钱。起码还要等一个多时辰。

天边的晚霞,此刻正在随意变幻,如琥珀似榴火,如此美景若是落在诗人眼里,必然是一串串华章锦句。

可这在小娃的眼里,却是如此的可憎,这意味着离天黑还有好一会儿,又要多挨一阵子饿了。

小娃名叫陆暗,今晚本是准备去姨娘家用饭的,因为父亲早上出门时,已经和姨父约好,还硬塞给姨父半条肉,中午小陆暗就开始惦记着晚饭的肉香了。

可他没想到下午居然跟表哥闹了别扭,气得他不想去吃。姨父过来喊了一次,小陆暗嘴上答应了下马上就去,但面子和饥肠辘辘的肚子,还是面子占了上风。

毕竟自己吵架时说了,再也不去表哥家吃饭,去了岂不是脸都打肿了,明天又要被表哥笑话一天。

趁姨父一个不注意,陆暗溜了出来。朋友们都回家了,他无处可去,只能随意地闲逛,不知不觉,便来到了这块祖坟地边。

在定源村的村民们看来,陆暗这小子,从小就有点与众不同。

说他胆子大吧,他不敢爬树,也不敢游泳,孩子们聚在一起讲鬼故事,他要么紧紧捂住耳朵,要么第一个悄悄溜掉。

说他胆小吧,小孩子们都不敢靠近的坟地,白天他就喜欢往那里跑。如果不是村里老人告诉他,晚上坟地里会有鬼火,说不定晚上他都会去。

因为村里这几年巡夜的人,经常在坟地里看见人影,壮着胆子走过去,又什么都瞧不见,这也成了村子的禁忌。

渐渐的,村里的小孩,都不太愿意跟他一起玩。有次有个远房亲戚带了个小姑娘来村里串门,妈妈让他带小姑娘到村里转转。

他二话不说,就直接带人来到坟地参观,吓得小姑娘花容失色,回去后陆暗可是挨了一顿结实的揍,这个怪癖,也在亲戚们中传开了。

母亲嘱托过他,没事不要去坟地,只有祭祀的日子,大家才会一同去。

他坚持了一阵子,但后来与朋友和父母一闹脾气,还是忍不住去那边一个人静静。不知道为什么,自打他出生懂事后,那块地方,仿佛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自己过去。

这是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他也曾认真的和父母说过,但父母觉得他是被邪祟上了身,还专门请了算命先生和巫婆来看看。

巫婆用奇怪的步法,在陆暗家屋前屋后,还有陆暗的房间里跳了半天,最后拿出一只脏兮兮的碗,在碗底放了一根针加了清水,放在了陆暗的床底下。

算命先生陆暗却不曾见到,只知道来过。当时算命先生与陆暗父母说切勿声张,便躲在暗处看陆暗出门的背影,半晌后却捻须一笑,与陆暗父母道:“此子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走路姿态便能看得出来。”

父母一听大喜,忙请先生稍坐,便匆忙进厨房张罗饭菜。算命先生倒也不闲着,随意走进了陆暗的房间,一看屋内几件物品摆设,顿时大惊失色。

待母亲笑盈盈从厨房掀帘出来时,却看见原本给算命先生的五十文卦金,完好地放在桌上。只是卦金下镇着一张纸。

母亲略识字,拿起来端详一看,面无血色。只见上面用朱砂赫然写着两句话:“牢狱之灾,破身之祸”。追出门去,却也看不见人。

回屋看到陆暗父亲正端菜出来,母亲慌忙将纸折好塞进袖中。父亲有些疑惑:“先生去哪里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