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多轨矫正事件(上)37(1 / 2)

艾瑞塔还在努力的细说着她的工作,但语句之间一直没有什么停歇,奥斯汀有些疑惑的撇到一眼她因紧张而一直紧握的双手,瞬间明白能够精准的找到自己应该耗费了这位年轻女士巨大的精力。于她而言,幸运的是她带来的也正是自己需要的,不免有些心痛她的不容易:“贝里小姐,我大概明白了,你说的事我很感兴趣,但今晚不适宜长谈,这两天我们另找个时间再详谈细节吧。”

尽管他是柔和的打断,但仍吓了艾瑞塔一跳,她像受惊的小兔缩了一下,奥斯汀宽大的手掌稳住她的肩膀道:“不用紧张,后天你带上所有资料来这里,我们再详谈。具体时间我的助理会联系你。艾瑞塔·贝里对吗?”

奥斯汀收回手,艾瑞塔迟疑的点点头,从在晚宴的角落里看到奥斯汀离开的时候她就看出他明显是在找个地方休息的,于是在奥斯汀话音刚落时,她就知趣的快速站起来,欠身告辞。奥斯汀看着她毫无留恋迅速离开的背影,一股莫名的小失落大大超越了对这位见面不超过15分钟陌生女士的勇气和格局的意外欣赏。

两天后,奥斯汀带着以CEO和研究所的负责人为首的一群人真的等候在神宇集团总部大厦某会议室。他的某个助理将艾瑞塔带来时,众人正心思各异的猜测奥斯汀召集他们的用意。董事长的工作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这件事的级别按理最多由CEO接手处理,但奥斯汀却坚持自己也要在现场围观,这让大家压力不小。

但这显然给了艾瑞塔一些错误的认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以为这是一件极大极严肃的事,以至于神宇集团的董事长需要亲自全程参与。直到后来奥斯汀对她发出第二次约会时她才开始怀疑奥斯汀从一开始每次都出现在整件事现场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要不是对艾瑞塔本身感兴趣,奥斯汀连一切的源头,空中花园的那5分钟都不会花出去。再后来,由于无论是工作还是私人约会的原因,一次次见面中,奥斯汀很快深陷其中。一开始也许是好奇,渐渐地,奥斯汀被她的才华、渊博的知识和人格魅力深深折服,神秘的女人总是很难打动,更何况是搞科研的神秘美女。而终于当事情告一段落后,艾瑞塔也再难自持,连他自己都不曾想到,终有一天艾瑞塔会和他到婚姻登记处一起将自己名字里的贝里换成了琼斯。

而另一个事实证明,艾瑞塔带来的东西让所有人都很感兴趣,尤其在她的演讲后研究部门的科学家们为之震撼,每个字敲在他们的耳朵上都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谜教授作为现代天体物理学界最具权威的科学家之一,在2114年发表了一篇关于太阳系内非观测星体的多轨推算描述的论文。这篇论文一经发表,不仅成为天文学界的新的突破性发现,其结果还质疑了已有的天文学事实,即太阳系内应该还存在多条近日自然天体的轨道。

如果该推算得到验证,那宇宙星系内,至少太阳系内天体的运动规律很可能并非由目前运动模型中单一的轨道规律而决定,每个天体的运动轨道模型都要根据这个新的多轨推算理论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整个太阳系甚至其他已知星系的运动模型都将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这篇论文声称这将解释很多之前无法解释的已观测到的天文现象。

论文末尾也提到之前的轨道运行模型之所以能和观测的天体运动核对,是因为多轨理论中每个天体的运动周期实际上很长,在实际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目前已有的既定事实,他称之为“狭义天体运动模型”,也不完全错误,只是需要完善。“狭义天体运动模型”都只是天体的不完全量子态运动模型。

这篇论文在顶级刊物上一经发表,在学术界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反对声音拔地而起。毕竟这样的理论自然是没有实验数据支持的,更重要的不到8页的演算部分中,大量的推算过程是由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奇怪公式算出来的结果,而对于这些公式的解释,谜教授表示,都是经过他数年工作的验算产生的,不能一次性给出证明过程。

就算如此,公式中使用到的数据则更是提高了其他实验科学家对此结论进行验算的难度,因为有很多数据来源于“千眼1代”人造卫星的观测和自我演算。

10年前,“千眼1代”作为人类第一台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台携带量子辐电望远镜,发射至地日拉格朗日L3点上的多功能人造卫星。拉格朗日点是天体力学中限制性三体问题的5个特解,每个由两大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中,存在5个拉格朗日点,其中的两个稳定点会和两大天体所在的点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小物体在拉格朗日点处即使受外界引力的摄扰,也仍能根据一定规律的运动线路保持停留在拉格朗日点附近,而一定规律的运动路线被称为晕轨道。著名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和嫦娥四号通讯中继卫星就发射停留在拉格朗日L2点上。

千眼1代上面不仅携带望远镜,还有其他各类可组合式探测器,其精妙在于根据计算,利用使其质量分布不均的结构设计在固定周期内综合利用行星运动中的相对三体引力和近日复合能源,到达指定坐标后可进入L3晕轨道上的0动能特殊稳定运动状态。

除非需要改变任务或所在目的地,保持它的运行几乎不用消耗其本身携带的资源。这种静谧的设计几乎解决了造物在太空探索中的能源消耗问题,因此寿命也延长至普通造物的3倍不止。

这样一个人造物所产生的数据,且不说其真实性,其稳定性也没有可对照的造物来进行验证。但是鉴于它是举世瞩目的第一个能够实现0动能消耗的航天器,它的数据可信度就非常高。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