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老妇25(1 / 2)

大汉朝。

自五百年前武照天王振臂一呼,一句“天补均平”引得百万兵民相随。

起义军一路畅通无阻,一直打到潼关,再进一步便是那富饶的京都。

此时那大汉天子方才从乐宴中惊醒,慌忙西出逃往益州。

待得起义军打进西京,那武照天王便自号天子,建立大新朝。

他也确实同自己口号所说的那样,赏罚得当、天补均平,取走士族的土地发放给平民。

只是他却是忘了,这天下是谁家天下,那些倒戈的王公士族又怎甘心自己的土地被夺走?

内部的斗争让武照天王心力交瘁,以至于勤王的联军还未打进西京,那武照天王的头颅便已被他的侄儿亲手献上。

可怜一代枭雄,死法竟这般的窝囊。

但武照天王的死只是开始,那慌忙出逃的天子失去的可不只是自己的威严,孱弱的大汉岂非已暴露在群虎视野之中?

心中的囚笼已然打开,又怎能轻易地关上?

至此天下陷入了长达五百年的动乱之中。

……

日头正好,王异两人又行经一村,见得前面人声喧哗,又隐约听到妇人的哭泣声。

他们这一路已听过太多的哭声。

于是王异再次带着朱泪儿上前一看,原来是县里来的吏役正在村里点名征兵。

王异见此不禁皱眉,王异看着前面那些十五、六岁的孩子,这算什么兵员?这群人上前线能做什么,送死吗?

他走上前向那位县吏问道:“这个村子难道已经没有成丁的人了吗?”

那县吏一脸疲累,瞧着近日定也是一直奔波,只见他说道:“如今大越圣人要讨伐钱贼,前线战事吃的紧,这兵员自然是越多越好。“

王异问道:“大越圣人?”

那县吏倒也实诚,小声与王异说道原委。

原来是那杭州节度使董盛平了越州之乱后,便不知廉耻的上书,向圣人讨封越王。

那汉天子自然不允,于是董盛一不做二不休,当场自立为帝,自号大越圣人。

而那董盛的手下大将钱留也是个人物,带着本应镇守越州的镇海军,转身便投了汉。

汉天子正愁该派谁去平叛,闻得钱留来投,恰如瞌睡遇到了枕头,大手一挥,便将钱留封为杭州节度使,打发前去讨伐董贼。

如此那钱留鱼龙烧尾,抢了他那老上官的绶印,为天子牧守一方,成为当世的一号人物。

而董盛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带着自己的老弟兄反过来讨伐自己,一时气急攻心。

然而失去镇海军的他,手中拥有的不过是一群弱兵疲将,这不他才以如此失德的方式征召兵员。

末了那县吏还对王异叮嘱道:“老先生切莫再往前走了!再往前走,可就……”

县吏话未说尽,王异已然懂得他的意思,但是他的行程,不过才刚刚起步。

王异同县吏道了谢,正准备继续往前走,这时朱泪儿指着一群瘦弱的男孩问道:“先生,为什么他们没有娘亲相送。”

王异顺着朱泪儿的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些看起来还算壮实的男孩旁边都跟着一位妇人,那些妇人正自悄悄抹着眼泪。而旁边还有一群瘦骨嶙峋的男孩,他们神情木讷,就这么呆立在人群之中。

王异说道:“或许他们早已没有了家。”

朱泪儿又问道:“他们没有家吗?他们的母亲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