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 2)

一只手立刻横在了那支枪上,将枪口略微下压。

霍去病抬起头,迎上张骞愤怒的视线。

我记得我们的目的是来解决问题,而非制造的难题!张骞低声怒吼,我记得刘总安排这事的时候,是让你们两个都听我的!

霍去病放下枪,坐回到自己的位置。李敢瞪大了眼,他的脊背冷汗涔涔,一句话也说不出。他感觉自己确确实实刚刚从死神身边擦肩而过。

别叫其他人看了笑话!张骞低喝道,我们一方面要助卫青脱身,另一方面,要搞清楚匈奴人的目的!难得另一位刘总也派人一同行动,无论是自乱阵脚还是盲目猜疑,都是在给刘总抹黑!

张骞这句话同时指向了霍去病和李敢。李敢咬了咬牙,垂下头,以示服从。张骞走到霍去病身边,伸出手道:你还没有成年,枪暂且交给我保管。

霍去病抬起头:我还有几个月就成年了。

张骞:拿出来!这是刘总的吩咐。我不知道你这一把是从谁那儿借的,刘总明明禁止你使用枪械!

霍去病迟疑片刻,将枪交至对方手中,道,如果情况危险,我是否可以申请拿回这支枪?

如果情况危险。张骞重复道,我不会让你们陷入危险。刘总为什么派我而不是派李广?用你的脑子好好想想!我们是来谈判的,不是来厮杀的!

他走回自己的位置,看到刘邦派来的那位生面孔正看着自己,面露微笑。张骞叹了口气,在直升机的轰鸣中低声道:让你见笑了。

张先生非常优秀。韩非笑道,刘总有您这样的人辅助,是他的幸运。

张骞:恕我直言,韩先生似乎并不是刘邦的员工。我以为这趟会看到张良张先生。

我跟张良有些交情。韩非道,我姑且算是他们公司的法律顾问,而且是兼职的,这个活本来轮不到我。但那船上除了有你们公司的卫青,还有我未来的上司姬安;张良已经离开韩氏,所以委托我前来,一方面代表刘邦的公司与您合作,另一方面代表韩氏的员工保全我的上司。我去见姬安比张良去见要合适一些。张良在这事情上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张骞不由得失笑:已经在新公司的人,还牵挂前上司,这样未免有不忠的嫌疑。

话不能这么说。韩非笑道,刘彻和刘邦两位刘总虽然常年竞争,但兄弟情谊深厚,也是一种大义的典范。

张骞:……

被反将了一军。张骞一时语塞,心想,我应该少跟这人交流。

嬴稷倚在长沙发上。吕不韦和王翦分别坐在他左右方,而嬴稷的衣襟敞开,胸口上缠着绷带。

这是他们刚刚定好的诸多事项中的一个:游轮上发生的爆炸难以掩人耳目,而作为受害者,一个受伤的嬴稷比没有受伤的嬴稷更有用,于是他需要表现得像个真正的伤员一样。

哪怕他这次也被韩丹所救,浑身上下连一道擦伤都没有。

……韩丹。

在吕不韦还在跟王翦探讨的时候,嬴稷已经又一次开始走神。他在一种被欺骗的恼怒,和为什么自己仍对韩丹抱有好感的困扰情绪之间来回摇摆,整个精神就好像是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叶扁舟,随风浪晃动,随海潮起伏,没有一刻安宁。

韩丹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心想,这个人几次在危险中救我,视线没有紧跟着丈夫,却紧跟着我;挂念我的安危,担忧我的性命,接受我的贴贴,并数次紧紧地抱住我的身体

吕不韦将手里一沓资料放在桌上,以手指轻扣两下,说道:袭击您的人毫无疑问是匈奴人,但目前船上有乌孙、康居、月氏、姑墨等多家,没有人站出来认领这几个人,有可能是私人武装、私人恩怨,也有可能是匈奴人达成了一致,要对大秦不利。

他又道:在您遭袭的同时,汉武的卫青失踪,监控只拍到了他前去甲板的部分镜头。刘彻已经派来了几个人,总控室收到了直升机降落的申请,我们需要给他们一个说法。

嬴稷: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是对着卫青去的。而我被袭击是因为我碰巧跟卫青的夫人在一起,而我不是目标,卫青的夫人才是。

吕不韦露出了思索的神色,而王翦脸上浮现出了微妙的崩溃。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吕不韦道,但前段时间您在学校遭遇攻击,那一次事件中您毫无疑问是攻击对象。再往前推,您在回国前也受到过警告……

嬴稷露出一个锋利的笑容:大秦计划给乌孙的市场非常可观,他们却因为匈奴人之间陈旧的氏族观念,而打算将我的项上人头摘下,作为向其他匈奴人宣誓忠诚的投名状?

吕不韦:比起乌孙,义渠更值得信赖。

嬴稷摇了摇头:我不从我母亲手中夺食。

他俯身拿起那一摞纸,快速地翻了翻,道:匈奴人没有任何理由杀掉卫青,他们只想让我跟刘彻吵起来。既然刘彻也派了人,那就在他们落地之前把卫青找出来就好,这是一艘船,又不是一个要塞。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