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时起时落27(1 / 2)

到了小学一年级,班上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也有很多不认识的同学,墨雨竟然和王垚是同桌,大家都坐在前面的第三排。

上课的时候,王垚和他说话,不小心被老师发现了,两人都被罚站到外面。

下课后,两人被老师狠狠的批评,才回到了教室。

第一次考试,考得还不错,墨雨被语文老师评为小组长,这是他入学以来,第一次当干部。

回到家,就跳着兴奋的告诉母亲,说得是眉飞色舞,母亲也露出了笑容。

这样的好事并没有坚持多久,因为写字太大,写得太丑,说了几次都改不掉,反而写得非常小,小到缩成一团。

黄老师很生气,撤销了他的小组长资格,重新选了别人。

墨雨不敢告诉母亲,只好认真学习,希望考出好成绩,这样母亲就不会骂他了。

上课听讲,积极发言,数学成绩考了九十五分,班上很多同学都是满分。

因为他上次考试只有七十五分,进步较大,数学老师让他做了中队长。

墨雨手臂上,带着两杠的袖章,每天上学、放学,很有面子。

上体育课的时候,和同学闹着玩,手不小心碰到同学的鼻子,结果同学鼻子流鼻血,被老师带到医务室。

下午上课的时候,中队长就被撤销了,只干了一周。

母亲看到袖章没有了,问他,他没有吭声,跑到墙角,主动跪在搓衣板上,面壁思过。

这里,是他受罚的地方,搓衣板一直没有被撤走。

母亲因为赶时间,只是在他背后,狠狠的打了一下,就去店铺了。

一年级的成绩,基本一直在七八十分左右,班级干部和奖状与他无缘。

寒假在农村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手持玩具枪打仗,玩游戏机,滚球,纸牌、溜溜球,捉迷藏,看电视,做作业…。

到了过年,母亲给他准备新衣服、鞋子、袜子,还有压岁钱。

试穿好后,母亲从布包里抓出一把钱,有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还有蓝色的一百元。

他激动万分。

“妈,我不要那么多,就要一点就行了。”

母亲瞪了他一眼,没有言语,然后又拿出几张红纸封,往里面放钱。

“去,走开,不要看。”

“妈妈,你真是个财迷。”

墨雨转身,回头又偷着瞄了一眼,看到母亲转过头来,吓得赶紧去看电视。

大年三十,和父亲一起贴对联,母亲在家忙饭菜。

农村的房子门窗多,贴得就多,他陆续给父亲送对联、年画、红灯笼…。

父亲有时候站在地上贴,有时候站在凳子上贴,有时候还要爬到梯子上挂灯笼,用的是面糊,不是胶水。

面糊是家里用铁锅烧好的,还有热气,他和父亲的手上,都沾着粘粘的面糊,还有洗不掉的红色痕迹。

忙碌了大半天,终于全部弄好了,这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贴着红对联,有些人家也挂着红灯笼。

母亲给他用肥皂水,清洗了好几遍,才将手上的脏东西洗掉。

外面开始放鞭炮了,声音是此起彼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