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紫云寺(1 / 2)

半个时辰说快不快,说慢不慢。再加上沿途的风景相当的惬意,没有新时代的工业污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配上路边偶然传来的鸟叫声十分的欢快。紫云山就在这官路的边上,只需沿着官路一直走即可。不多时两人便来到了山脚下。

官路上的人并不多,但是到了紫云山下时人也渐渐地多了起来

虽说叫紫云山,但是其实也只是个丘陵,海拔约莫有个300-500米并不高

王伯将马车栓好,放在了紫云山下,两人便沿着山路慢慢的爬了上去

不多时两人便来到了紫云寺前

紫云寺并不大,毕竟只是这个寺庙并非名门古寺也只是泉城以及其周边的村庄的人前来供奉香火,但也延续了近百年的历史。

整个紫云寺只有一个住持以及十几号弟子

“挺好,今天人也不多嘛。”

“二少爷今天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节日,会有一些人前来求子或是求事。但你要是再过段时间等到清明时节的时候再来人就多起来了”

“嗯,走吧,咱们去求三炷香,然后给大哥求个事业签,咱们便回去。”

“好的少爷,走吧咱们去找玄妙住持求三炷香。”

泉城的大户人家,每逢节日都要来这紫云寺烧香。并捐赠些许香火钱,故寺庙的住持也都认识各家的人

李逸闲跟着王伯一同走到了寺庙前,发现大家都停留在寺庙前院并没有进去。

王伯便上前了解了一下情况

“二少爷,今日正巧是六斋日,这经文住持们念了小一半了,应当是还要有一会才能念完。二少爷你可以先在这寺里逛逛。”

“来的也真是时候呀。”仅仅是在门外听了一小会的主持们朗诵的经文,李逸闲的心便静了下来“那辛苦王伯在这等一下了,我去那边的功德池看一看去”

王伯应声后,李逸闲便向着偏门走了出去

紫云寺在修建之时便是由当时的住持在后院挖了个池子。随后便接了山泉水在当中放养了两只乌龟。平日里住持们或者弟子们也时常会过来饲养。这几百年过去了,寺里的住持们换了一波又一波的人,这功德池里的乌龟也都一直是那两只的后代,有的时候龟还是那只乌龟,但人却先走了。但是由于本身池子也不大。加上住持以及弟子们的投喂其实也有限,所以池中的乌龟其实并不多

偶尔有香客前来喂养,那也是只有节日之时

功德池离前院很近,李逸闲没有走两步路便来到了功德池的一旁,看起了池中的乌龟,水面上的只有2只,头伸的老长,在呼吸着山林间的新鲜空气,其他的倒是都沉在水底。此处四下无人,加上前院传来的诵经声如同静心咒一般,李逸闲看的有些出神

约莫有个半柱香的时间,一个头戴帏帽的女子便也从偏门走了过来

女子一来便李逸闲正在发呆便也没有打扰,走到一侧,从小竹篮中拿出了今日专门带来喂养乌龟的馒头。撕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馒头碎开始往池子里丢

乌龟开始并没有发现,但很快便闻到了食物的味道。发现有人在投喂食物便都开始往这边游

可是基本上都在吃了两口之后发现是馒头碎便不再吃了,该潜水的潜水,该继续伸头呼吸空气的呼吸空气

女子好像有些诧异,便又扔投喂了几团,水里的乌龟仿佛不曾看到一般没有做过多的理会

“乌龟虽然说是杂食性动物,但是他们其实更愿意吃肉。如果不是饿极了,这等熟食其实不会吃太多的”

女子有些诧异的看着回过神的李逸闲,发现李逸闲也正在看着她。

年仅16岁的李逸闲虽然成年,可整张脸还是写满了稚嫩。由于家里的条件还算可以,整个脸有些显得肉肉的。虽算不上帅气,但却显得十分的清秀。

李逸闲看着这个女子身着李氏布庄的天青丝制成的长裙,整个上半身一直到腰却被一帏帽遮住了,看不清脸庞

想着这个女子此前应该是自己的家的客户便继续开口道

“下次来喂乌龟可以带一点肉条来,不用多,一点点就可以。不要喂太多,不然乌龟会一直吃给自己撑死,想必在这紫云寺应该是少有吃肉的。”

“多谢公子,可在这紫云寺带生肉来应该不合适吧。”女子声音柔和的回应道李逸闲

“那是紫云寺的事情,跟这群乌龟有什么关系。他们不怎么吃你带的馒头,应该是近日里有些落水的昆虫被他们吃掉了吧。现在的他们还不是很饿。”

女子愣住了一下,抬头看了看李逸闲,像是在思考李逸闲的话语。

也正是此时,前院诵经的声音也停了下来。李逸闲望了一眼前院,发现前院的人已经慢慢的进去了便与此女道别

“我走了,你也不用喂了。你手上那一个馒头他们吃了一口应该算是对你的投喂感谢,虽然可能并不爱吃。”

说罢便转身离去

女子看了看池中的乌龟,又看了看漂浮在水中的馒头碎,便也没有再做投喂。而是将其收了起来,跟着李逸闲去到了前院

“二少爷,您来啦,住持们已经诵完经了。走吧我们去讨要三炷香”说罢,便领着李逸闲进入了寺庙

女子从功德池回来后,正好看到李逸闲跟着王伯走了进去,便走向了在前院等候的丫鬟

“小姐,您喂完啦?”

“嗯,可是功德池里的乌龟没怎么吃。”

“啊?那可是小姐喂的,它们怎么能不吃呀,小姐,咱们下次不给他们带了。”

“我刚在功德池听闻刚进去那人说,这乌龟食肉可有此事?”

“小姐,这个奴婢不知,不过我听闻大家都是给他带的素食,毕竟是来这紫云寺中,带肉不太合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