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师徒摆摊(1 / 2)

1、

师徒俩在街上摆摊,其实来看的病人也不是很多。因为朝廷设有“安济坊”免费为穷人看病,老百姓一般的小问题,都能在那里得到解决。

但是由于坐诊的都是一些刚出师的学徒,复杂的病症解决不了,所以还是有不少日常受病痛折磨的百姓。

百姓看病除了免费的“安济坊”,还有一些私人开的医馆可以选择,在“安济坊”解决不了的,可以找这些私人医馆,除此还有其他像他们一样的走医,在路边摆摊的,这些郎中大夫虽然能力参差不齐,但是都是要收钱的,诊金不等。

但是因为“无疾谷谷主”的名号,找他们的病人也比一般走医多得多,甚至有不少病人是慕名而来的。

施郎中师徒俩没有药,日常只诊病开方,或做一些不需要药物的治疗,比如针灸拔罐之类的。师徒俩诊病开方是最便宜的,只要十文钱,其他治疗看情况,但也不贵,遇上拿不出钱的穷人,也是免费治疗的。

施老这个年纪其实可以在无疾谷安享晚年了,但是为了培养薛竫,让他能接触更多各种各样的病例,积累经验,也为了让大家认识这个孩子,这个无疾谷谷主的后人,选择了在八十多岁的高龄带着薛竫出来做走医。

这次从无疾谷出来,已经五年了,薛竫也从一个七岁的孩子长成了一个12岁的少年。

这五年来,他们走南闯北,还到过边疆看望许尚。

许尚在1024年天圣二年时,皇帝大赦天下,许尚被赦免充军的惩罚,放回原籍做奴。但他不愿意做奴,选择继续留在军队,想挣取功勋以换取全家的良人籍。

以往在别的城市,一般只待一个月左右,这次在开封待这么久,是因为薛竫的娘跟姐姐都在开封府。他查到,他娘周宁在皇宫的洗衣院里当洗衣宫女,平常是不能出来的。他姐姐在教坊,入了乐籍,一般老百姓不轻易见得到。

没办法,只能找施老那个在医官院当大夫的徒弟范兴辙帮忙想想办法。

此时范兴辙已官至医官院副使,带个人进宫还是很容易的,虽然如此,但还是要好好的计划一翻,毕竟这是在皇宫,天子脚下。

2、

此时薛竫摊位旁正坐着一个身穿褐色粗麻衣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只见他一脸痛苦地看着施老跟薛竫说:

“郎中,你一定要救救我啊,我快被这腹痛折磨死了。”

“怎么了?说说吧。”薛竫双肘微微撑在桌上,平静地说道。

“去年九月的一天,我在地里锄草,在没有任何征兆地腹痛,这里先痛,然后到这里”说着,手往左上腹抚,再滑到整个下腹。

“痛了半个时辰之后就开始吐,先吐吃下去的东西,再吐粘粘糊糊的东西,当时只有我一人,于是在地里找了处阴凉地熬了大概三个时辰,才不痛。之后也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就没找郎中。

大概在十一月的时候,又痛了一次,也是跟第一次一样,吐了一堆东西,也是熬了三个时辰才不痛。后来我去安济坊找大夫,但是安济坊的大夫只说我是劳累,然后开了个方子,拿了七天的药。

今年开春以来,几乎一个月痛一次,都是痛了三四个时辰就不痛了,吃了药也是这样反反复复。这一两个月更厉害了,痛完还发热,全身发抖,热退之后脸开始发黄。上上个月找了医馆的大夫看了,药也吃了,还是会反复。

这不,前几天还反复过一次,现在肚子还胀胀的。我听说你们看顽疾很厉害,郎中,你一定要救救我啊。”

男子佝偻着身体坐凳子上,双手抱拳,不停地向施老跟薛竫做拱手礼。

薛竫伸手扶住男子手腕,说道:

“我定当尽力,来,手放下,我先诊诊脉。”

右关虚,左关弦,两寸弱。

“发病期间,你除了腹痛,呕吐,还有哪里不舒服吗?二便正常吗?”

“大便烂,小便正常。对了,肚子受凉的时候胀得特别难受,还会拉稀。其他的没觉得哪里不舒服。”

“舌头伸出来我看一下。”

果然,胖嫩舌。

面黄,唇色淡,在男子描述病情的时候薛竫就注意到了。

“你这病确实跟劳累有关。病在脾胃,左关脉弦,说明肝气有余。脾虚的基础上加上肝气犯脾,劳累之后脾虚更甚,致肝气横逆发病。所以寒热,疼痛剧烈,黄瘅。现在属于稳性期,宜健脾以治本。我给你开个方子,先吃七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