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西行者2(4)(1 / 2)

原来这草央国繁华甲天下,笙歌遍地,上自贵公,下至庶人,无不讲求乐。

那些贵官富商,自不用说,吃的是珍羞美味,穿的是绸缎绫罗,住的是高楼大厦,内有妻妾美女之奉,外有酒楼饭庄,茶棚戏馆,酬酢消遣,另有楚馆秦楼,燕赵脂胭,苏杭金粉,供他们佚乐。

那中等的也有教坊书场,作寻乐去所,下等的呢,姘私门头,逛小教坊。

这乃是一等人有一等人的设置,一等人养一等人。

惟有那些走卒乞丐,每日所入无多,吃上没下,却也是肉长的身子,一样也要闹色。

可是所入既少,浑家娶不起。逛私门头小教坊钱又不够,只有积攒铜钱,熬上个半月二十天才得随便一回。

于是就有一般穷人为自家想,为人家想,想出了这一笔好买卖。

那外城乃是穷人聚集之所,就有人拣几处破窑,招致诱几个女叫化子,干起那送旧迎新朝云暮雨的勾当来,名唤窑子,就是在破窑里的意思。

那些女叫化子有得什么姿色。肚脏破烂,也只有专接那些贩夫走卒。鼠偷乞丐。你想女叫化子无非是讨饭不饱才肯来卖,穿的不用说破烂不堪,有什么风流俏俊能招致游客,倒是那开窑子的有主意。

衣裳破烂索性不要穿他,人身上的皮都可以用水洗干净,就只给这几个女叫化子置点脂粉头油,打扮起来,身上脱得赤条条的,教唱几支俚词歪曲。

就这样在破窑里任人观看,那长短,黑白,肥瘦,宽窄,高低,毛净。

引得行人情不自禁,入内花钱买乐,既可以招致客人,又省得花衣裳钱,真是一举两得之妙!

当时有人在笔记中写出这种事情:

近世风俗淫靡,男女无耻,皇城外娼肆林立,笙歌杂遝,外城小民度日难者,往往勾引丐女数人。私设娼窝,谓之窑子。

室内天窗洞开,择向路边墙壁作小洞二三。

丐女修容貌,裸体居其中,口吟小词,并作种种淫秽之态。

屋外浮梁过其处,就小洞窥,情不自禁则叩门入,丐女辈裸而前,择其可者投钱七文,便携手登床,历一时而出。

话说开窑子这种事,在起初不过一二细民偶然想出的生财之道。

也没想什么长局,不料风气一开,居然门庭若市,拥挤不动。

当姐儿的丐女忙的连溺都没空儿撒,他们不得不另添新人另开地方,一般无衣无食又兼无耻的男女,也竞相效尤。

更有那些小教坊私门头生意不好,挨饿的姑娘,也都情愿牺牲色相,脱光了眼子,到这里来接客。

又赚钱又省衣裳,哪不乐干,一来二去。外城开设的窑子不计其数,却把那些私门头小教坊的买卖全夺去了。

那窑子起初设在破窑里,所以叫做窑子。后来天气一凉,姑娘们一天到晚的光著身子,住在露天的破窑内,经不起秋风露冷,一个个害起病来。

这些窑主们便连忙另谋栖处,便赁些破蔽民房,也用不着修葺,就这么搬进去。

究竟比露天的破窑好的多,另在靠街的土墙上凿几个窗户小洞,以便行人窥探这些光眼的姑娘们,仍然叫做窑子。

这在外城开窑子的日多一日。姑娘上自然就有些挑剔,渐渐年青美貌姑娘也有落到这里边光眼子卖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