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闻天翔(第一个打卡ID)(1 / 2)

心虚的狐狸雪听了他们的对话,顾不得害怕,从蜷缩的墙角蹭的一下窜出来,夺门而逃,此时迟道也发现了问题,这个家伙怎么身体还变小了,不再是一开始那副肌肉猛男的造型,反而真的有点像个小狐狸。

迟道当然抓不住它,哦,不对,也应该用她,所以心念一动,靳飞闪身跟了出去。小道士却不置可否,只是低头盘算着什么,迟道不好打搅,二人就这么在屋中闷坐着。

坐了一会儿,就在迟道马上要忍不住的时候,小道士说话了,“迟道长,你有没有,啊,不是,你是从哪里学道的?”

迟道让他这么一问,才想起来,当时梦里的拐杖老神仙嘱咐他,有机会一定要找个道观,拜一拜他的画像,这里不正好有个道观吗?只是那两个老神仙虽然看着眼熟,却不知道名讳,这可怎么跟人家小道士说呢?自己无师自通?或者说自己连师傅的名字都不知道?有点二啊!

迟道,忽然想到一个曲线救国的办法,他问小道士说:“”请问咱们这个三官庙里面有没有张天师的画像?”

因为迟道记得他的媳妇儿在信里面写着,自己是张天师的后代。当时那个黑脸的老道说自己的媳妇是他的后人,想必应该就是张天师。如果找到了张天师的画像,那个拄拐杖的老道和他是朋友,想来画像如果真的存在,也应该在左近才对。

小道士听迟道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也没有说什么,起身道:“跟我来吧,在西边耳房里。”说着便往外走去。

迟道赶忙跟着,小道士当先一个推开门,迟道跟着走出来——就来到了一片野地里,对,没错,什么一面院墙一百多公里,都是幻术,迟道万万没想到,外面那么多的亭台楼阁都是假的!

小道士却淡然的很,径直往西面的偏殿走,迟道也只能心里默默的吐槽一番罢了。

哪知道二人进了偏殿,借着微弱的烛光,迟道看到的是满墙的画像啊,真的是满满的一墙画像,这是迟道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道士,虽然都不是活的,也算挺欣慰得了。

“迟道长,我们这三官庙,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乃是道教最古老的神,又称“三元”,说点你这个菜鸟能懂的东西,这个天官就是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道经上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迟道这才知道,原来三官庙,三元殿就是这么个意思。小道士随手从桌边拿出一本小册子交给迟道:“这个书上是按着这里画像的顺序记录的各位祖师的名讳生平,你慢慢看着,我再给你解释这个三元的意思。”

迟道本来就是来学习的,自己没提出来,小道士就自愿给自己科普,他当然求之不得,虽然一心二用有点难,但是迟道现在只需要找到拐杖老道的画像就行,至于其他祖师的生平这些,可以慢慢了解。

于是他先是传音给狐狸雪和靳飞,别在外面玩了,赶紧回来,然后一面在墙边寻找画像中熟悉的面孔,一面听着小道士的教学,“天官全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统领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这也就是元宵节为什么又称为上元节了。”

迟道已经看完了东墙,正在看中间,“那鬼节就是地官的日子了?”

小道士:“嗯,中元节七月十五,就是地官,全称是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其实并不是所谓的鬼节,有人还认为地府阎王就是舜,这也是谣传,你应该是知道的,地府通常都是道士所建立的,一开始并不存在什么阎王,鬼魂之事都是每个地方的城隍管理,阎王乃是一些道士修炼鬼道的时候,利用功德加身的办法所修成的法相,其实质并不是神仙,而且阎王也大多出现在宋元以后,之前是没有的,道教并不管来生和过去,更没有轮回之说,怎么会有管理鬼魂投胎的地府呢?”

迟道这时也已经找到了黑脸道士的画像,看名字是张虚靖,龙虎山第三十代天师,果然不出自己所料,看来媳妇信里面说的没错。

迟道正高兴着继续搜索拐杖老道的画像,小道士继续说道:“至于这个水官,大禹治水有功,因此人们认为他应该是水官,其实我们道教从来不管这些事,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于玉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

小道士说的正起劲,迟道刚好找到了拐杖老道的画像,却突然心里一惊,“不对,你刚才说什么?”大喊一声,把小道士吓了一跳。

“我说什么了?我说水官,那个,什么,哎呀,你咋了?”

迟道虽然这么问,其实他听得很清楚,“你说地府原本并不存在,阎王也不过是鬼道道士用功德加身的方法修炼的法相,是吗?”

小道士点点头说:“对啊,这也没错啊,这是道教最基本的知识了。”

“那么阎王不会因为道士死了而消失吗?”迟道疑惑的问。

“哈哈,你纠结的是这个?喊那么大声,吓死我了,这鬼道我是没有练过,但是也听说过,这类法相,与道士的魂魄关联在一起,相当于是道士的化身,不过有伤天德,对道士的运很不好,而且鬼道道士一般没有好下场,横死后多数就直接融合了法相,做个鬼就算了,因此这些阎王大多数以前都是道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