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九州岛68(1 / 2)

整个九州岛被明军犁了一遍,可依旧有不少的武士浪人在反抗,就像游击队一样,一会在东面的渔村,一会就在山林的沼泽处,这些浪人极能忍饥耐寒,朱能的军队也因此吃了不少的亏。甚至连朱能自己,也差点被刺杀,那浪人躲在一棵大树上三天,躲过了明军的搜查,等朱能经过的时候,那浪人抬起手铳就打。若不是因为那浪人隐匿时间太久,手上的火铳受了潮而失效,大将军朱能就要饮恨异国。

虽然九州岛还是有一些村落和城镇,在明军到来后跪地迎接,可相比于频繁的接战,这样的推进实在缓慢,让朱能十分伤脑筋。

这个地方的倭人实在太顽固。因为九州四国,都是以渔业为生,一年下来能打鱼的时候就是渔民,没得打鱼的时候就是海贼。私塾和教化在这里简直就是稀罕之物,即使国内的儒生来到这里,估计也很难驯化这里的倭人。

“以杀制暴,天下第一难事,纵有神兵,也只是杀人,而不及诛心。若求诛心,必先让倭人教化,弃武从文,供以粮种,令其重耕作,供以器械,令其晓工事,以儒学控其心,以温饱控其志,以科举,控其仕。焚其书,坑其儒,断其史,令倭族无根无源,三十载后奉大明为正统,可世世代代成大明藩镇乃至大明疆土。”朱棣看了朱能的折子,连连称奇,看来大将军找到了一个好帮手,此人心性比我还要狠,这等诛心之策,与国师之前的方略一致,着实高妙。

“侯景文,抄录送国师,太子,让他们拟个章程,看如何筹划。”

“喏——”

朱能的折子呈上去不久,皇帝调派的火枪兵就到了,一共六百人,还带着十几门大炮,同时来的居然还有一队探矿的匠人。

东瀛的战事并不算吃紧,朱棣想的也不是速战速决,毕竟要一举灭国的话,诛心比杀人更为重要,从国内调派的儒生已经开始陆续登陆大阪,一些本地的翻译已经开始在教授这些儒生东瀛语言。更多的特赦囚犯和教坊司女眷也会陆续登陆,大阪以及和歌山周边四城将会显得地方不够用了。还有三天时间郑和才会出发,朱棣便令郑和领着巨舰船队和艨艟快艇,在一些河道逆流而上,协助明军征伐周边,最好能打下耐良,形成大阪和京都之间的一道屏障和缓冲。

京都,室町幕府,足利义满在统一了东瀛的南北朝之后,已经出家十年,其儿子足利义持也执掌幕府十年,这时候的室町幕府的势力已经在东瀛根深蒂固,在国内根本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势力。一些持有异见的,早就被迫下海当倭寇去了。如若不是朱棣远征,根本不会有那些投降派甚至是带路党的出现。

就像南方长门的大内氏,安芸的武田氏,已经发布诏令,脱离室町的管治。东瀛的南朝旧势力又再有死灰复燃的迹象。朱棣当然也看出了端倪,赵斌的锦衣卫在活剐了两个刺客后,便已经将锦衣卫的势力发散到东瀛整个南部,带路党在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有,至于怎么开发,就看赵斌的手段。

东瀛列岛,刚刚结束了南北朝之乱后,又进入了一个混沌的时代。东瀛的混乱郑和不感兴趣,朱棣虽然总是在他面前饶有兴致地细说着,可他们两个都明白,这只不过是对郑和这个熟人的叙旧谈资,当郑和的船队又再浩浩荡荡出发后,朱棣又再变得深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