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国师66(2 / 2)

当姚广孝从宁王身后举刀砍下时,宁王的火铳已经喷出火星,不过火铳的方向已经指向了大殿的屋顶,而姚广孝的刀,落在一个身穿红色官服的人身上。

倒地的宁王立刻被侍卫制住,手上的火铳都被卸下。而中刀的居然是兵部侍郎孔静棠,在宁王举起手铳的时候,他已经从店门口处大踏步往宁王背后冲去,最后在铳响之际,用肩膀把全身的力气,把宁王撞了一个翻身倒卧,也是在这时姚广孝砍下的刀在他的肩上划开了一道口子,幸而因为角度问题,并没有砍得太深。

深居简出的黑衣宰相,居然在危难之中能杀出重围,力砍叛首,无论太子还是殿内众臣无不惊骇。就在众人惊疑之际,姚广孝的胸口黑衣上,一团鲜红的暗影,正在逐渐变大。

从城外退回的聂小七领着火字营,穿过京城,一路上多见残砖断瓦,战死的士兵尸体没隔多远就是一堆,反而普通百姓死伤的惨状,更让聂小七动容。

士兵起码多有甲胄,虽有一些手脚受伤的,但终究留了条命。而那些只是身穿布衣的百姓,无论老幼,只需中一箭,或者挨一刀,就足以致命。而且还有不少从火场中被烧成各种诡异姿势的尸体,被拖拽出来,就摆放在大街边上。这些原本都是京城热闹的人气之源,是国家繁盛之根本,这一夜之后,京城便是人人戴孝,户户发丧。

一路上都是血腥和惨烈,聂小七看得胸口发闷,他看到那些伏在尸体上痛苦的孩子,还有彷徨无助的女人,对着焚毁的房屋已经呆若木鸡的商贩,这些死去的不仅是京城百姓的顶梁柱,不仅是生活来源,更是活着的人曾经的家人和依靠。和22世纪相比,这个大明京城,简直有如地狱。

待回到太子东宫复命时,一众披麻戴孝的仆从,让聂小七吓了一跳。待他看到已经躺在棺椁中的老和尚后,心中便是一阵发怔,既是被泼了一盆冷水,浇灭了心里那翻涌的热血,也像是被挂上了一个包袱,让自己的后背有点沉重。

在大明国师的灵柩前,太子一身素衣,轻声对着呆愣的聂小七道:“国师临别之时,交待最多的还是你。我们家欠国师太多,他所有的要求,都会在你身上实现。”

“小臣谢过太子殿下,国师为国鞠躬尽瘁,小的愿意继承国师遗志,继往开来!”这句话并不是说给太子听的,而是给那棺椁中的老和尚听的。

“现在我赐你密奏直达的便利,有什么事情,可以绕过太孙,直接向我禀告!”

聂小七听罢,谢过太子恩典也没心思多做细想。他现在只是想知道这老和尚死后,会是下地狱还是上天堂。老和尚是他在这个时代唯一能称为相熟的人。

大明国师的丧礼,被安置在了东宫太子府的前院,太子亲自戴孝,内阁六部说得上名的大小官员,进进出出,朝中御史也都不敢造次,和各部官员们一起一个个在府外排着队轮着进府吊唁。

聂小七以弟子身份作为主家,一一回礼。从新婚燕尔那天,到半夜大战,直至国师出殡,一连七天,聂小七都没有回家,双眼熬成了通红,两腮凹陷。出殡这天,太子扶灵,百官跟在后面恭送,招魂幡遮天蔽日,纸钱漫空飞舞,街道两旁黎民百姓纷纷叩跪,偌大的大明京师,此时一片素白。

“你,是改变这个时代的种子,我会鞠躬尽瘁,你要继往开来。”聂小七脑海中反复回荡着老和尚的话,既语重心长,也透着军人一往无前的气魄,只是这个变局,自己能挑在肩上么?

棺椁停在了大报恩寺,待国师陵寝完工后,再送入墓中。直到恭送一个个送殡的官员后,太子扶起跪在地上已经有些脱力的聂小七,轻声道:“这是国师最后一次拉你一把,他临终前交待的,让你作为弟子,送迎吊唁官员,用他最后的名望,在朝廷上让你露一次脸。”

聂小七无力应答,在太子安排下,拖着困乏的身子,被马车送回了聂府。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