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断臂62(2 / 2)

“太子,城外攻城的军队,我们还一无所知。而城内骚乱的根源,依旧一头雾水啊。”杨士奇深知这一次的骚乱,必然是朱家内部的事,可他不能把猜想的东西说出口,只能提醒着太子,现在首先要抓住根源。

“一个月前,皇上下了那道运送大炮的圣旨,我当时觉得以军舰的大炮,足以覆盖东瀛沿海各城,这五十门炮,要得这么急,着实有点蹊跷。后来我查了传旨的锦衣卫,原来是才调入北镇抚司不久。”

原来,锦衣卫的北镇抚司,在建文朝之前,已经被朱元璋废去,现在北镇抚司被朱棣重新设置,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远在东瀛也能掌握所有京城的信息。赵王朱高燧已经好久没在朝中露面,包括郑和回朝的国宴。可他在忙,北镇抚司有各种能工巧匠,这是他专门从锦衣卫那边直接挖来的,纪纲不放人不行,只好把整个锦衣卫的工坊让给了这个赵王。

这些能工巧匠除了能制作各种机关设备之外,还能伪造各种文书,仿写各种笔迹,纂刻各种印玺。

例如皇帝圣旨用的绢纸,朱高燧能从禁宫内偷出来,仿照拟旨的侯景文笔迹,工坊里面也有人可以做到,皇帝圣旨上的印玺,就更加容易了。只需要三个时辰,一道永乐天子从东瀛发回的圣旨,就会到达汉王运输回程的船队,一天内回到了京城,在文华殿或者太子书房,向监国的太子和众大臣宣读。

在朱棣还没出征之前,宣读圣旨的都是皇宫出来的太监,可在东瀛回来传旨的就是锦衣卫,北镇抚司还有大把的锦衣卫。

殿上众臣听到,都错愕不已。太子觉得坐累了,挪挪身子继续说道:“皇上亲征,发往京城圣旨的确会使用锦衣卫,可就绝对不会使用北镇抚司的人。于是我把那道圣旨让内廷司礼监检查,果然是假。可这时候已经把那些大炮装船发出,于是我与国师商量,只好来一出将计就计,反正窥视皇权的,毕竟也就那几人而已。”

“太子是说今天的骚乱,已经早有预备?”众臣再一次惊愕。

“有所预备,但也不一定能战而胜之,还是要靠在座诸位。”太子微笑,似有成竹在胸。

国师府邸,灯火通明,内内外外都是手持利刃的壮汉,一些身穿各种粗布麻衣的各色人等在这院落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三保,我这里不需要护卫,你马上领这三百人,不要出城,直接去宁王府。”

“老师你是说宁王造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