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和尚也是怕死的44(1 / 2)

鸡鸣寺在炮轰后只剩下残垣败瓦,几百个和尚和姚广孝没了住处,和尚们被安置在城里城外各家寺院,待鸡鸣寺重建后再回来。而姚广孝,就住在了国子监。

国子监就是朝廷设立的大学,在鸡鸣寺东面不远,旁边就是皇帝阅兵演武的小校场。

道山和尚矗立在后堂小院里,已经斜照的太阳,把他的光头照得锃亮。

“你怎么忽然又舍得那传国玉玺了呢?”姚广孝十分不解,他之前劝说过道山很多次,却都也还是油盐不进,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的确,杀了他,把玉玺搜出来很容易,但姚广孝不是朱棣,他只是这个时代的推手,不是视人命如草芥的君王。

“因为,和尚到底也是怕死的。”道山的话,让姚广孝呆了一下,他没有看这老和尚的表情,依旧低头看着地砖,继续说道:“我看见了那天晚上的海市蜃楼,大明不应该有那一天,朱家造反起家,子孙人人反骨,可这天下只需要一条真龙。”

“所以,你把玉玺送出去,成就永乐这一条真龙?”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从此以后,道山只想独对青灯,不言世俗,师兄请勿责怪。”

“哈哈,好,你是看透了世俗,可我还在世俗中,你要比我更早悟道啊!”

这一天的黄昏,万里无云,难得的晴朗冬日,巨大的橙红色太阳把皇宫城墙照的格外的明亮。就在皇宫大门即将关上的时候,刘永成领着一帮传旨太监,出了宫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师姚广孝运筹帷幄,为大明劳心劳力,多次挽朝堂于危难中,特赐国师封地松江府瀛洲岛,配享太庙,钦此!”

圣旨内容简单明了,却没有提及因为什么事情立的功劳,却封了地,又赐了一份封建时代最大的荣誉——死后可以把灵牌放在太庙,受后世明朝皇族香火。

瀛洲岛是老和尚在鸡鸣寺后山和朱棣谈话的时候要的,是趁着他得了传国玉玺后,看他高兴,便把这时空隧道出口的地方,给要了过来。朱棣自然应承,一来是高兴,二来,如果姚广孝什么都不想要,那他还觉得不淡定。

老和尚接过圣旨后,自然要接待刘永成,因为太监宦官一般是不能在外面过夜的,而这个时间刘永成现在是肯定回不了宫,即使他是御前的红人,但夜晚的皇宫大门,没有朱棣自己的手谕是不会开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