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泼天的功劳(2 / 2)

应天府四千多锦衣卫探子,不可能全部围着鸡鸣寺,原本鸡鸣寺里的和尚就有好些是锦衣卫的密探,寺庙外的一些山民农户,也是几年前在姚广孝入主鸡鸣寺之前就被朱棣安排住在这里的。所以加强监视,自然就是多了几个挑货郎,是不是有云游的郎中,还有多了一些来拜佛的香客,后山上也多了几个砍柴的樵夫。

当然锦衣卫的招数不止如此,从鸡鸣寺到应天府的各条要道,每条路上的拐弯处,那些敞开阳棚的茶档,二楼的食肆包厢,小巷的糖人大叔等等,锦衣卫的密探可以说无处不是。

“甚至你们可以理解为,经常在山脚下那个酒馆门头吃剩饭的黄狗,也是锦衣卫的哨探。”姚广孝长篇大论,把聂小七唬得一愣一愣的。

“难道朱棣已经对我起了疑心,我可还没跟他打交道啊!”

“你举手就送上这能满足万民的粮食,泼天的大功,能不认真对付你么?就算是我,现在估计也是被他监控了。”老和尚怕热,这时候也脱下了长袍,用井水擦拭着膀子。

“那他监控了又会怎样?”聂小七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不好的后果。

“就是你想的那样,最坏的结果就是过河拆桥,杀了你,甚至会杀了我。”

“为什么?”

“这种功劳,如果被世人所知,那威信是在你身上,还是在皇帝身上?”老和尚说的严重,口气却是平淡。

“那为什么你还安排我把这番薯献给太子?”聂小七心里疑惑。

“只要你能把自己和太子还有太孙绑在一起,那就不怕,反正这个功劳最后就是落在太子身上,不然我们早晚只有身首异处的份。反正朱瞻基那小子也会种番薯了,有你没你,都一个样。”

“那到底怎样才能把我们绑在一起。”聂小七心中又惊又糊涂,惊的是朱瞻基来帮忙居然就是太子的一个后手,糊涂的是,自己不是已经表明了态度了么,还要怎样才算是太子太孙的人。

“我还在想,给我一点时间,但这个险,我们是一定要冒的,要想进入老朱家的权力中心,必须要冒这个险。”老和尚拧干手上的毛巾,长长吁了一口气,“我那个装甲护腕,修好了吗?”

“还没,只是恢复了一些功能,不过晒了太阳,已经充好了电。”

“离最后的收成,就剩下最后这个月,朱棣这人喜欢秋后算账,无论你最后种出来够不够两千斤,他最后的手段都会在事情沉寂一段时间后才会使出,所以我们还是有一些时间做好应对。”老和尚对朱棣实在太了解,所谓伴君如伴虎,只有长期对着一头猛虎,才会有这样的体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