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一鼓作气杀倭贼(1 / 2)

所谓一鼓作气,赵斌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放了大招,把士气烧旺,毕竟在靖难之后,已经难以有军功,杀了倭贼既能领赏,还能领功,何乐而不为。多赚点军功,讨个奉国中尉给子孙世袭,这太平天下已是难得的机会了。

一个个黑衣壮汉纷纷掏出兵刃,哗啦啦跳下还有半人深的海浪中,一脚深一脚浅地冲向滩上举刀迎来的倭贼。

“这里怎么会有倭贼,难道和皇上对倭国态度改变有关?”赵斌之前只是听说倭贼在福建沿海作乱,但是在江浙一带还是第一次遇上,但现在他更担心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他对倭贼的战斗力一向有所耳闻,福建沿海镇军都打不过这些倭贼,有说他们来去无踪的,有说他们能以一当十,凶悍无比。总之明军对上倭贼就难有胜绩,就更不用说全身而退了。

瀛洲滩头,一时间厮杀声盖过了风浪,锦衣卫和倭贼已经混作一团,倒在海浪中的既有穿着黑衣的锦衣卫,也有穿着宽袍大袖的倭贼。倭贼蛮横,每砍下一刀,或者刺出一剑,都不断地呱呱怪叫,而且倭刀锋利,又比锦衣卫的绣春刀长了半尺,这些锦衣卫刚一接战就倒下了几个。

“哟西,原来是传说中的绣春刀,是锦衣卫大人,今天就让我看看是毛利家武士的刀快,还是锦衣卫的绣春刀更强。”那倭贼之中,居然有熟悉汉话的人,那操着半咸不淡的声调,带着不屑和挑衅。

赵斌心中愈加发怒,可却只听到声音,找不到说话的人,带着怒意,手上的刀使得更快更狠。

浪花带红,拍打着已经倒下的尸体,刀锋带着喷涌的血花在月色下挥舞。一柄锦衣卫的绣春刀刚在倭贼的小腹划了一道口子,随着鲜血流出来的还有一段圆滚的肠子。这锦衣卫刚想再补上一刀,咽喉上却忽然一阵冰凉,那肠穿肚破的倭贼居然全然不顾重伤的痛楚,把倭刀刺入了这锦衣卫的喉咙。倭刀的刀柄较长,那重伤的倭贼双手握刀,一边手肘撑在盆骨上,另一手往左一撬,锦衣卫的脖颈便被刀刃拉开了半截,颈骨已断,一个脑袋晃悠着挂在了肩膀上,那带着不甘的眼神很快便暗淡了下去。

赵斌之前是武将,曾在大将朱能麾下征战,是靠死人堆里积下的战功,得到了朱棣的赏识,才得到今天的位置。所以他手上的刀很快,也够狠,能大砍大劈绝不拖泥带水。几个倭贼见赵斌勇猛,几乎同时围了上来,赵斌身后几个锦衣卫见状,也跨步上前把他护在中间。

趁着两边都在相持,赵斌扫视了身边的战场,发现自己带的锦衣卫居然只剩下一半还能站起来,而战况已经开始向倭贼倾斜,倭贼开始对剩下的锦衣卫做切割包围。要打赢已经很难,而且是退无可退,因为要把小船推进海里,需要时间,这短短片刻不去应敌而去推船,就等于把后背让给了对方随便砍。

那个令人厌恶的声调又再响起:“锦衣卫大人,看来也不怎么样,看来我们毛利家的武士,听说你们明人作战,砍下脑袋算军功,我已经杀了你们十二个,那么我今天要大大的发财啦,哈哈哈——”

堂堂锦衣卫,居然打不赢这种贼寇,赵斌窝火啊,可就算把刀柄握得再紧,也无济于事。已经过上几年好日子的明军和锦衣卫,怎么能打赢天天刀口舔血的倭贼海盗,这是今天晚上赵斌的领悟,除非以倍数敌之,或者有神机营在,不然再无可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