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章 读书人,认识一下89(1 / 2)

金坝村得名,是因为村里面那一片面积不小,得天独厚的可耕地。

对于村里的人来说,如同金子。

农耕文明优于游牧,更优于渔猎。

贵州号称“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相对于耕地极少,近乎望天收的其它地方,金坝村的这点耕地,简直太珍贵了。正因为拥有面积可观的耕地,金坝村民虽也属于山民,却更像农民,具有大量农民的特点,包括生存意识。

山民的生存意识,大多只不过是一种被动活着的意识。恶劣的环境,低下的产出,教会他们一切的前提是活着。

然后才能谈其它。

他们从不把自己的命当命。

当然,也从不把别人的命当命。

而一个拥有良好自然环境的金坝村里,村民自然便有了主动争取活得更好的可贵意识。

为了活的更好,他们珍惜村里村外的一草一木,热爱那一带的山山水水。

不论大人孩子,绝不会做污染河流、毁坏山林或者泉眼的坏事。农作物多了,村里也能养得起猪了,各家各户也有心思养一些鸡鸭鹅狗了。

福有双至,三线建设又给金坝村的农民,带来了他们都不曾梦想过的福祉。从金坝村往山外走二十里,不但出现了他们从未见过的宽阔的水泥公路,还出现了传说中的铁路。

从远方驶来的列车,带来了很多村民们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东西,它们主要是运送三线建设物资的货车。偶尔的,货车后边也会挂一节或几节客车车厢。

据说,一九六六年以前,有大人物来到这里,乘吉普车进山视察。

不久之后,就建起了一座座高大结实的楼房和一排一排的砖房,很快的,这里就成为了一处专门领导三线建设的指挥部了。接着,又出现了物资仓库、卡车停车场、医院和商店。

最终,那里成为了终日车水马龙、人们往来如织,热闹非常的地方。

像一个小镇的模样。

每当重要节日来临的前夕,村民们就会成群结队,去到那个热闹的地方,将自家的东西卖给三线工作的人,再从那里的商店里面,买他们所需的东西。马灯、手电筒、塑料凉鞋什么的,不一而足。以前,不到县城去是绝对买不到这些东西的,而县城离他们太远了。

他们将那热闹的地方当成了县城,有病也可以在“大三线”医院里治。

一般小病,往往还不收钱。工人阶级的医生护士们很热情,特体恤农民兄弟攒点儿钱不容易。在这一点上,工农一家亲不是虚话。而金坝村农民们对大三线工人阶级的感恩戴德,也转化成了对周蓉的关爱。周蓉从此就在那里住了下来,一边劳动一边找人。

这天,车站来了两个时髦的漂亮女人。

说时髦,首先是因为她们的穿着。

一身少见的绿军服,除了领章帽徽,从材料到款式,不能说像,根本就一样。配上羊剪绒的火车帽,红色的拉毛围巾,黝黑发亮的尖头女士半跟皮鞋,加上点睛的墨镜,所有元素都是这个时代标志性的豪华的装备,合在一起不能说绝无仅有吧,绝对非常之罕见。

说漂亮,是因为她们的皮肤。

细腻紧致有光泽,白里透着红润,在这个营养普遍缺乏的年代,家境稍微差一点,都养不到这个状态。

相比之下,周蓉都略有不如。

所以,尽管墨镜遮脸,有这身衣服,有这样的皮肤,再加上那棉衣也遮不住的面条身材,冠以“漂亮”理所当然。

她们一下车,就成为了所有人的焦点,其中就包括不远处的那群搬运工。

俩女人一边小声交流,一边四处张望,并没急着走,过了一会儿,似乎看见了什么,其中一位忽然向那群工人招手。

“你,就是你,过来。”

“是叫我吗?”

“不是你,戴眼镜的那个,往哪儿看呢,说的就是你,过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