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章 共乐区变迁与乾坤大挪移(1 / 2)

从火车站出来,不远就是去上坎的大道。

大道顺坡而下,横穿上坎,直通光字片。在上坎与光字片之间,坡下斜刺里有一条曲里拐弯的胡同,那里就是比光字片更为穷困的太平胡同了。

周文沿路走下来,边走边对照记忆里的描述,并且据实修正、补充细节。

上坎、光子片、太平胡同都是共乐区的一部分,聪明的人,从“共乐”这个名字里就能瞧出一部分端倪,一条沙俄时投资修建的铁道,作为远东铁路的一部分,正位于吉春市城区的边缘,把共乐区单独的隔离在了吉春城区之外。

其实,反过来说也成。

共乐区是在五十年代,国家颁发正式而统一的户口本之后,才产生的吉春市新区。而之所以是“产生”而不是“出现”,究其原因,就是在五零年之前,共乐区的居民都已经住在这个地方了。

颁发户口本,不过是厘清居民。

二三十年代时候,铁路靠近城市的一侧,已经是房屋稀少,难有人迹了。

而铁路的另一边——现在共乐区所在的地方,更是基本没有人烟。

蒿草遍地,荒野成片。

只有数条农村的马车年复一年轧出来的土路,从远方通过这里,那些近郊的农民们,就是通过这条路进城的。

他们卖一些城里人需要的东西,然后买回些他们需要的东西,完成交换。

后来,一些个沙俄国内的小地主和富农们,趁夜架着爬犁,跨过黑水逃到这里来。只稍微的交上那么一点钱,就在这里地势最好的高处烧荒,除草,碾平地面,建立起了异国的家园。

他们视各自家人多少,经济状况,是否长期定居等情况,围起了或大或小的院子,建起了或多或少房间的房子。

房子大多是板夹泥式的。

——就是在两层木板之间,填塞掺了沙子的泥土夯土筑成土墙。

然后,在内外的墙面上,钉上板条,抹上白灰,粉刷上喜欢的颜色。

或乳白、或浅黄、或深黄。

屋顶是铁皮的,一律刷上了褐红色,远看起来,整齐划一,很漂亮。

他们在房屋的四面墙上都开了窗,窗的两侧都按上可以开合的窗板,院内种花,院外种树,在居住环境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成了共乐区最早的风景。

周文买的那院落,就是其中之一。

共乐区东高西低。

异国的逃亡人先占了上坎,后来,由于灾荒、战乱等原因逃难而来的晋冀鲁豫的精穷流民们,就只能在低洼地带就地取材,挖土脱坯,盖泥墙草顶的临时家园。几年间一排排泥草房就立在了那里,并且随时间推移规模越来越大。

这就是后来的光字片了。

这样的房子,根本盖不大,考虑取暖原因,最多只盖三间。东西屋用来住人,中间做厨房,但大多数是一间半。

再后来,鬼子来到这里。他们在距离铁路一里多远的地方,修建了三处员工宿舍,每个都有足球场那么大,一水儿的砖瓦平房,也都是一室半的格局。

建房子用的是修碉堡的水泥。

每处宿舍都是东南西北四排平房,院子内都开挖机井,修建公共储藏室、厕所和公共浴室。墙厚半米,及其坚固,名为宿舍,其实就是要塞的标准。

如今,其中一处是共乐区医院。

另外两处,其中一处是一所小学,另一处目前空置,用途不明。

周文在心里记下一笔,打算待稳定了,找人问问,看是否有机会能拿下。

前几年,一条新修的柏油大马路笔直的直通市内,把共乐区一分为二。

土路重修后,在街头或者街尾建起了公厕,而且在小街的两头立起了三米高的原木电杆,原木焦化后黑黑的,上面挂上电灯,光字片第一次亮了起来。

共乐区有两所中学,五所小学,一个医生护士二十人左右的小医院,一个四百平米的商店,十几处粮店,一个拖拉机厂,一个亚麻布厂,一个酱油厂。

这里,就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己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了。

下了坡后,过不到两三条街,就到了周家所在的光字片。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周文过来送点年货,周婶打算蒸些馒头过年,他弄了了一些红豆、红薯过来,打算做豆包。

从光字片盖第一批房子算起,差不多已经过去了三十年,三十年以来,人们的日子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光字片却很奇怪的越来越穷,越来越破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