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空(1 / 2)

赵如青微笑一声,心情极佳:“韩师姐,如此我便也回去了。”说罢,行礼欲别。

“才过去一半的时间,”韩默吟盯着赵如青,“那个未央心性实在有些歪了,那不像一个修道之人能说出的话。”

“师姐不曾窥见修道的至高点,又为何要以上位者自居,指责未央呢?”赵如青随口一句,并未遮掩不满,却也不愿与师姐多做争辩。

“确实,你也不是什么好人啊,师弟,”韩默吟又道,依旧是漫不经心的勾人的声调,“好,那吾只是建议,不指责——师弟,别走歪路。”其实她又如何分得清独木桥和阳关大道。

“承蒙韩师姐关照,告辞了。”赵如青开始不耐烦了,便赶紧催促韩默吟打开秘境之门,踱步而出,去寻找未央了。

场内长老本来就只有一位足矣,而他来,纯粹是为了来了解未央而临时加入,宗主对他向来宠爱,所以也不加阻止。而关卡内的一切,都是由韩默吟操办,他修为太低,也参与不了解救和管理的工作,就连跟紧韩默吟都是问题。

一出门,回到武法峰,赵如青望着空零零的傍晚日落下的山景,以及乘着月色的两个人影,慌忙奔过去。他不担心未央,他所受的苦难,都是命运应该让他受的。

只是,他对于未央这个天才太感兴趣了。赵如青始终认为,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时代和经历,而是天地要顺应自然的法则,在乱世中自然会有天才被乱世的宏大和质朴孕育而出,当然,一个又一个的乱世、以及每个天才的蕴育过程,也是神仙所为——是的,神仙绝不是个具象化的东西,只是代表着真理与天理的一种虚无而至高的物质,或许,它会有诸多化身,但它是真正纯洁的,它的化身,也是每个“道”间的纯洁与至高。未央受的苦难确实使他成长,但依着命运的原理,在这个维度中,他没有不受苦的可能

所以,一个生来便有天赋和极多灵性之人,是注定要被眷顾的,即注定要经历磨难,最后可能会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早夭,也有可能证道成神仙,与天理融为一体。

他知道,自己和未央是大劫中的日和月,在星辰和云海间策马驰骋。

他将未央和霍尘搀扶进自己位于和剑峰的房间,喂了几颗王道回源丹。修仙之人命途多舛,常有受伤之时,所以未央虽命悬一线,但赵如青也没有太当回事。当时那影鬼的数量,至少有一百只了,赵如青也是无奈才出面阻止的。而因为影鬼会随机重生,陡然间,弟子们也没有了之前总找不到影鬼的困难。

出去找叶宗主谈未央的事,一同翻阅古籍,回来后在小院间闲庭信步,赏花,再顺手给庭上未题字的匾额题上“豁然清明”四个行书,赵如青便如此闲散地逛游到深夜,万籁俱寂,月白风清。和剑峰华灯初上,远望一片绚丽耀眼的灯光。

此时,未央醒了,霍尘未醒。赵如青将他们放置在左右两个房间,未央起来,第一时间是试探性地喊了声“霍尘”,观察黑暗的四周,见无人应答,只听屋外风雨声淅沥,便起身点了烛台。他已恢复地七七八八,下地走路不成问题,开门,便与赵如青来了个对视。

“赵如青,我那日的话哪里错了?”未央见他第一面,怒气便涌上心头,瞪圆了眼,盯着他质问道。

如若平时,赵如青定会识趣地告辞,不予理会,而现今却笑吟吟地回应道:“你没有错,只是我自诩是站在天命之外观看世间的人,我敬你的天赋和心性,你我铁石般的心也不用捂暖了来反驳世人。”他一字一顿,朗朗有声,似乎在说教,却尽量减弱说教的语气,免得向本应平等对待的人展示自己的自大。我的眼里仍然闪着光,看向未央。

“世上没有对错之分,对吗?”未央顿了顿,问出了一个有些痴傻的问题。“所以不可能有人认清世界的规则,也就没有人能定义对错对吗!”未央断断续续地说着,虽然语句凌乱,却是肺腑之言。而此时,太久未倾泻的他,思想的浪潮已迫不及待地冲破堤坝,在无数煎熬下,他的渴望,流向了赵如青。而他并未思考赵如青是否是那个合适的倾诉之人,只单是凭着直觉行事,这是由于他的寂寞和不成熟。他说着,周身突然散发出稀薄的灵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