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村民们惊呆了77(2 / 2)

打零工或干粗活的小工,人家可能不要他。

梁大富刚一踏上船,就看到了活舱被挤得满满当当的鱼,有带鱼、马鲛鱼、鲳鱼,小黄鱼、鱿鱼等等,有大有小的。

像大的马鲛鱼,一条就有好几十条,一米多长。

还有沙蟹、九节虾、剥皮鱼、大眼雕鱼等等之类的,加上杂七杂八的其他杂鱼,就更多了。

且都是没有分类的。

“看这架势,还真有几千斤,你们在哪里碰到的鱼群?”梁大富看着甲板上死掉的海鲜,眼睛一亮问道。

这时陈长伟接过陈长青递来的竹筐,头也没有抬一下,说道:“别光站着说话,都来帮忙,船舱里还有更多,快点帮忙装货。”

而一边的李大海很会见机行事,立即跑过去帮忙。

梁大富见状,也帮起了忙,因为他知道,这船上有很大一部分的海鲜是要卖给他自己负责的收购站的。

那些二手鱼贩子,就算想抢,也没有那么大胃口全部吃下。

“带鱼的收购价是多少?”陈长青比较关心这个,因为船上的带鱼可不少,有上百斤起。

“两毛八。”梁大富说道。

“草,能不能给多一点点?”

“够多了,我转手给别人,也就赚几分钱。”

“屁,我信你个鬼,无奸不商,东江村谁人不知道你有多富,就差小汽车没开上。”

“马鲛鱼收购价是多少?”

“四毛,但要两市斤以上的马鲛鱼才值这个价。”

“低了,低太多了。”

(查了一下八十年代各地沿海的海鲜收购价,发现各地的收购价都是不一样的,而有些地方,马鲛鱼的收购价就上升到一百市斤,四十七块,而且是从79年开始,就这个价格了,后面五年都没有怎么变动过。)

(即是说,四毛七分一斤,不是两三毛钱一斤,不过,这里的马鲛鱼是要鲜品的,且规格是要在两市斤以上,两市斤以下就不值这个价格了,还有就是,有些地方的收鱼贩一般都会联合起来压价的,收购价自然有所波动。)

(像有些地方,在83年,带鱼的零售价更是去到每百市斤就要六十块,即是六毛一斤,当然,零售价跟收购价是不一样的,因为中间商要赚钱,收购价自然没有那么高。)

(作者在后面尽量把价格都抬升一些,好让主角赚多一点。)

“船舱还有这么多?你们这是在哪里遇上的鱼群?”梁大富看着船舱里的海鲜后,都有些惊住了。

原来陈长青所说的五六千斤,真不是假的。

陈长文和李大海两人看到爆棚的船舱也被惊住了,李大海眼眸中甚至闪过一丝异样光芒,他紧紧握了一下拳头。

可能在幻想着未来自己有一天,也会出海打到这么多鱼吧。

“我也不知道,我第一次去。”陈长青说道。

“问那么多干嘛,快过帮忙抬下去。”陈长伟喊道。

一筐又一筐的海鲜被陆陆续续搬下渔船,码头附近和沙滩附近的村民们都惊呆了。

东江村的码头只是一个小码头,平常只收一些小船拖网和地笼网的货,一条船货都不会太多,哪里见过一筐又一筐的鱼货下船啊,于是附近的村民们纷纷议论起来。

“天啊,这么多鱼货,这是让谁家的渔船给捞到了。”

“啧啧啧,又有人发财了,上次发财的林家老三,这次又是谁家来着,看着这一筐又一筐的鱼货,至少有好几千斤吧。”

“我认得那艘渔船是谁家的,是陈老五家的。”

“什么?陈老五?”

“靠,发财了,陈老五发财了,赚大发了。”

“你们看,那是陈老五家的老大、老三,还有老四,天啊,真是他们。”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