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价格(求收藏求追读)(1 / 2)

等所有的货都分拣完后,陈长青和大哥陈长伟、弟弟陈长文、父亲、母亲他们一起将货抬过去过称。

过完称后,陈父则是留在码头收购站点去算账和收款。

陈长青就和大哥、弟弟、母亲、大嫂以及侄子侄女他们一起先一步将剩下不值钱的鱼货提回家。

大黄狗嘴里叼着一只装满鱼货的水桶,左晃晃右晃晃的在最前面跑着,看尾巴的摇晃程度,能看出来,此时的大黄很兴奋,很高兴。

大侄子和大侄女则是跟在大黄狗后面,好像在追逐着大黄。

“大黄,跑慢点,别把鱼货给弄洒了。”陈长青看着大黄这么兴奋着急着回家,不由喊道。

但是大黄狗似乎没有听到一样,跑得更加快了。

“广学、红娇,你们俩跑慢点,听到没?”大嫂张秀兰见到自己两个孩子这么调皮,于是出声喊道。

那两个孩子一听到妈妈的话,步伐立即慢了下来,不敢再跑快快的去追逐大黄了。

“妈,今天这些货大概卖多少钱?那些沙蟹、梭子蟹加起来差不多有七八十斤了,虾蛄,也有二十多斤,那马鲛鱼也有二三十斤,加上另些七七八八的,看起来很不错。”陈长青询问道。

“今天收货的价格不错,不论是沙蟹还是梭子蟹,大的,都是三毛以上收,大概是在三毛二到三毛七,小点就差了,两毛五六左右,大的虾蛄能有三毛六,小的,两毛五,马鲛鱼是两毛三,虾就贵一点,五毛,加上七七八八的,除去此柴油几块,能有四十多块吧,不到五十。”陈母掰着手指头算着。

“那也挺好的,一个月下来,能攒下不少。”陈长青听到母亲这么说,顿时觉得出海捕鱼,也是挺不错的。

至少比打零工强。

也比入厂打工强,在这个时候,入厂当工人在国人的观念中,还算是铁饭碗来着。

“挺好个屁,你以为天天都能出海啊?哪能天天都能有收获啊,还有,机器不要成本啊,机器坏了,不用修啊。”陈母斜看了陈长青一眼,她从来都不觉得出海捕鱼是一个好工作。

毕竟这玩意纯粹就是看天吃饭的。

跟农民种田差不多。

如果不是陈父经验丰富,每次出海都能捕到不少鱼货,一家这么多人,恐怕会经常挨饿。

“你别以为我们每天出海的收获都很不错,事实上,那是你爸本事大,经验丰富,知道哪里有货,哪里没货,像昨天他们有些人都才卖了十几块,甚至十块都没有,还有纯亏本的呢。”陈母看到这个儿子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顿时又开始了说教模式。

陈母可不想陈长青将来变得游手好闲,又没有吃饭本领伴身,那可是连媳妇都娶不上的。

进厂打工,这个时候也不是那么好进的,毕竟现在可不像是几十年后。

打零工,累死累活,一天也才赚到一两块钱。

“那也总比打零工强。”陈长青说道。

“是这样说没错,要不,老三,你也跟我们一起轮流出海,靠海吃海,跟爸学学,有项本能在身,饿不死的。”大哥陈长伟劝说道。

“再说吧。”陈长青推脱道。

陈母见到陈长青推脱,张口就想再说教,但一想到今天这个儿子跟以往又有些不同,比以往更勤快,先观察观察再说。

虽说学习出海也在陈长青的计划中,但现在,陈长青暂时还不是很想出海。

他得好好研究一下自己获得的面板都有什么能力,得开发出来。

陈母心里想的是,等分家后,陈长青如果没有能力创造收入,没有收入来源,不能养活自己,这如何是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