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558节(1 / 2)

  笑了几句,张浩又道:“从名义上,我在杭城那边所占的股份比例不少,但是投资和经营是两回事,在当初投资的时候对方就和我谈了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投资方不得介入和插手公司的正常经营,经营必须由他们的团队来负责。”

  “我本来就没有这个想法,所以就答应了他们。从这点来说,我对他们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这个你们明白吧?”

  孙耀良点点头,这个情况他来之前已经了解过了。张浩现在这样重申无非是让孙耀良他们清楚的知道在和互联网企业合作中他的权限范围,不要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这边,关键还是要由司特和杭城那边实际谈判。

  “张浩叔,虽然你只有建议权,但我想你向对方提出要求,对方总得卖你一个面子吧?”宋阳明在一旁开口说了一句。

  张浩哈哈大笑起来,点头道:“这句话倒也没错,面子嘛肯定是要卖的,但卖面子和具体的商业谈判可不一样。阳明呀,我说这些可不是为了推脱责任,更不是敷衍你们。”

  张浩伸手朝着一个方向指了指,正色道:“你们没和杭城那边接触过,等去了就知道了。杭城那边的负责人很不简单,或者说各方面很有特色,尤其是他那张嘴呀……”

  张浩笑着摇摇头:“这家伙能把黑的说成白的,也能把死的聊成活的。我有时候觉得,他不应该去搞什么互联网企业,当学者更合适些,不过话说回来,他以前还真当过老师,哈哈哈,具体的你们见了就明白了,我刚才说的那些只是提醒你们,到时候怎么谈可得小心些,反正被给他忽悠进去了。”

  “还有这样的人?”孙耀良饶有兴趣地问,摸着下巴笑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对这个人很有兴趣,到时候非得见见,和他好好聊聊不可。”

  孙耀良是司特销售公司的创始人,他在商界多年,而且又是负责销售出身的老总,可以说他在谈判中有着丰富的经验,更有着相当的自信。听张浩这么介绍,孙耀良心里倒有了几分争强好胜的想法,如果真如张浩说的那样,孙耀良一下子就有了极大的兴趣。

  “哈哈,孙哥去见一下也好,说不定你们棋逢对手呢。”张浩一眼就看出了孙耀良的想法,乐呵呵说了这么一句。

  接着张浩告诉他们,关于合作大方向不会有问题,而且他这边也是支持的。他们刚来鹏城,今天就好好休息一下,晚上一起吃个饭,等到明天张浩带他们去一趟公司,先把这边的事给安排了。

  等安排好后,他会出面和杭城那边约时间,这个不用担心,等确定好时间后他们就直接去杭城谈,接下来就看谈下来的具体结果了。

  对于张浩的安排孙耀良他们没有异议,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接着继续就聊起了其他事,聊了一小时左右,孙耀良见时间差不多了,起身说先回去整理休息一下,等晚饭时候再见。张浩亲自把孙耀良送出了家,接着询问宋阳明现在要不要急着先回去休息,如果不急的话留下来自己有些事要和他聊。

  宋阳明连忙说自己没事,就这样他们重新回到了客厅。

  张浩端起茶壶给宋阳明重沏了一杯茶,放下茶壶说道:“有个事和你说下,子君今天刚走,你来前没碰上她吧?”

  “子君?她来鹏城了?怪不得,我来之前回了一趟沪海,还纳闷她怎么不在家呢,我文慧和我妈都说不清楚,只知道她有什么事说要出去几天。”宋阳明拿着茶盅的手微微一顿,有些惊讶道。

  张浩点点头,说道:“她上周就到鹏城了,直接住我家呢,知道你们要来这才走的。”

  “这丫头跑鹏城来是……?”

  “呵呵,她是找我要的人。”张浩给了宋阳明一个很意外的答案,让宋阳明顿时一愣。

  “要人?”

  “对!就是要人!”张浩认真地点点头,用这方式告诉宋阳明他没听错。

第1089章 忠告

  看着宋阳明一副疑惑的模样,张浩这才揭开了谜底。

  原来宋子君在注册公司完成后,秦文昌也通过应彩霞说服了秦正国从香江去了沪海。

  对于秦文昌的决定,说实话秦正国是有些不满的,按照秦正国的想法和宋援朝差不多,就是等秦文昌回国后先在公司基层做起,锻炼几年后再慢慢提拔,最后接自己的班。

  可谁想秦文昌这小子居然要和宋子君一起去搞什么创业,这直接打破了他的计划。要知道秦文昌可不是秦文慧,他是秦正国的独子,秦正国的年龄也不小了,宋援朝都开始培养宋阳明未来接手自己的事业,秦正国自然也是这么考虑的。现在来这么一出,直接让他的安排落空了。

  但在应彩霞的劝说下,秦正国最终还是无奈同意了秦文昌的决定。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应彩霞告诉秦正国,既然孩子想自己闯一闯,那么家里就应该给他这个机会,哪怕创业不成功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好的。

  当年宋援朝、秦正国他们自己不也是如此么?如果不是当年做的决定,怎么会有如今的成就?泡在蜜糖罐里的孩子永远长不大,这个道理秦正国应该明白。如果他们能够成功固然是好事,就算失败了也可以回来继承家业嘛。更重要的是有了创业的经验,对孩子未来是有相当好处的,为什么不答应呢?

  就这样,秦正国勉强同意了秦文昌和宋子君去创业的要求,放秦文昌去了沪海。

  而秦文昌回到沪海和宋子君一起就投入了创业之中,他们虽然都是年轻人,有着年轻人的魄力和勇气还有热情,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把公司的框架给大致搭起来了。也通过猎头和在招聘市场找了几个合适的人员,但对于他们公司的核心和要求来看,这些人员普通使用还不成问题,但在一些关键技术和需求上依旧不如。

  为了满足这点,宋子君就把注意打到了张浩这边。毕竟他们的公司虽是做的媒体,却是互联网媒体项目,和互联网有着相当的关联。

  张浩作为互联网教父,在互联网的人脉相当强,哪怕他现在主要的精力已经不放在互联网企业上,但他依旧拥有一大批专业的团队和人员。

  就这样,宋子君屁颠颠地招呼都没打就一个人跑到了鹏城,把沪海那边的公司丢给了秦文昌管理。

  她来鹏城的目的就是找张浩要人的,而且为了达到目的宋子君还把自己公司的项目做了个详细的PPT给张浩看,眉飞色舞地给张浩介绍起了她的想法和公司发展的方向。

  虽然宋子君在介绍过程中张浩明显感觉到宋子君对于有些东西了解的不是那么深刻,有些设想也过于乐观化,但不能不承认宋子君对这个项目还是有想法的,这些想法中还有不少闪光处。

  互联网最重要的就是想法,往往一个天才的想法就能成就一个互联网企业的诞生。最初的网景是这样,后来的雅虎也是这样,包括如今一个个兴起的互联网风云企业同样也是如此。

  张浩在这方面是专业的,目光也是常人不及的。在听完宋子君的讲述后,张浩渐渐收起了之前的轻视,开始正视起宋子君这家刚刚成立不久,连老板带员工都没超过七个人的小公司来。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张浩最终同意了宋子君的要求,但考虑到宋子君的公司如今规模还很小,就连真正的项目也没启动,如果把自己的团队人员给宋子君,那些专业精英恐怕不愿意加入宋子君的公司。

  根据这点,张浩提出可以适当地帮忙,用合作的模式暂时给宋子君一个团队,但这个团队是借给宋子君的。如果宋子君的公司发展顺利,未来的确有前途的话,那么宋子君完全可以优先在这个团队中挖人,能挖多少人,又有几个人肯跟着宋子君正式加入,这就得看宋子君的本事了。

  “你这个妹妹不简单呀。”张浩笑呵呵地对宋阳明道:“巾帼不让须眉,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很少能看到女的能成功的,也许子君的未来会让许多人大吃一惊。”

  “张浩叔,你也别这么夸她,我还真担心这丫头三分钟热度呢。说实话,她要创业前特意找我借钱,钱我是给她了,可是不是能做好,或者有没有成果,还都是未知数呢。”宋阳明苦笑道。

  “这不一定,从我的经验来看,子君的想法不错,她的项目也有相当的操作可行性。更重要的是目前在互联网行业中同类的项目并不多……对了,国外有类似的模式,但也不成熟,至于国内也刚刚开始,却不完善。”

  “如果真如子君设想的那样,从这个角度切入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另外就和你们司特现在面临的情况是一样的,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已经颠覆了许多传统行业,快速消费品业是其中之一,而其他行业,比如媒体未来也是这样。”

  “做这行,要的就是想法,而且抢在所有人前面把想法付诸实施更关键。这两点至少现在子君都做到了,现在只能看她未来能做到什么程度,又有多么高的成就了。”

  “对了,或许你之前的决定会是一笔很好的投资,未来给你带来想象不到的回报也不一定。要知道,互联网是最善于创造奇迹的,我不就是一个例子么?”

  张浩笑呵呵地对宋阳明说了这些,宋阳明没想到自己妹妹这个平日里没心没肺嘻嘻哈哈的丫头居然会在张浩这有如此高的评价,一时间宋阳明有些怀疑起自己的眼光来了,难道是因为自己妹妹,两人太熟的缘故忽略了她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不成?

  伸手在宋阳明的肩上拍了拍,张浩笑道:“我说这些没别的意思,只是让你知道所有的事都有可能,不要被自己的固定思维所限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