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_分节阅读_第535节(1 / 2)

  “宋董,这个事发生我也有责任……”老汤开口道,可话刚说了这么一句,宋朝援摆手就道:“这事和你没太大关系,你就不要自己往自己身上揽了。”

  “不不不,宋董,您听我仔细说。”老汤摇头,接着认真道:“小韩是我推荐的人,也是接替我职务的人。可司特出了这么大的事,小韩却装聋作哑不向上级汇报,这不表示我当年也看错人了么?”

  “我老汤工作四十年,在劳资岗位上就干了近三十年,自认也是老资格了。可就连我都看错了人,何况其他人呢?”

  “老郑是宋董您当年请来的,这些年老郑在公司的贡献和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他退休之前,司特的运转一向良好,这您可不能否认吧?”

  宋朝援缓缓点了点头,老汤说的是实话,在自己基本对司特放手的这些年里,司特这边一直都是郑国元在打理,作为司特的实际一把手,郑国元在工作上无论那点都无可挑剔。

  老汤继续说道:“人无完人呀宋董,老郑的本事再大也不是神仙,他负责司特这些年,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有多少工作需要他去处理去决定?再说了,这世界上啊最难看清的就是人心了。当然,老郑退休之前推荐了接班人,现在问题也出在接班人身上,这是老郑无论如何都推卸不了的责任。可话又说回来,王莽还有谦恭未篡时呢,何况是普通人?况且,这个事也不是老郑一个人说了算的……”

  说到这,老汤停下没继续说。宋朝援心里却明白老汤后面的意思,无非是说郑国元推荐人推荐错了的确有责任,可这个责任也不能全让郑国元去背,虽然郑国元看错了人,可集团最终还是认可了他的推荐,尤其是宋朝援作为盛华的掌舵人点了头,从这点来看,郑国元的责任最多也只能说是一半而已。

  要是换个人肯定不敢在宋朝援面前说这些话的,可老汤不同,他是宋朝援的老部下,也是搞了一辈子劳资的人,而且现在已经都退休了,说实话司特实际上已经和老汤扯不上太多关系了。所以有些事别人不敢劝,可老汤敢劝,再加上老汤很了解宋朝援,只要说的有道理,宋朝援这个人还是能够听得进去的。

  宋朝援昨天和年轻人聊过后心情就一直不好,他原本第一个想法就是打算把电话打给郑国元,质问郑国元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可最终,宋朝援并没联系郑国元,而是联系了老汤,从这点来说,宋朝援对郑国元是有着怨气和强烈不满的。

  可现在老汤的话让宋朝援反思了起来,正如老汤劝的那样,郑国元的确有责任,可这个责任不能全让郑国元来担。当初同意郑国元的推荐让对方接班的是宋朝援,从这点来说宋朝援也有责任。

  人心的确是很难看透,这点宋朝援承认。再回想到郑国元这些年在司特的辛苦和成绩,宋朝援心头的怒气也渐渐消了,他沉默了许久,点了支烟抽了半截,最后点头同意了老汤的意见。

  朱维舟,现在是司特的一把手,他也是接替郑国元的那位。

  说起朱维舟,他进入司特工作也好些年了,朱维舟虽然不是司特刚成立时的老员工,但他却是进入司特的第一批大学生。

  那还是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时候,朱维舟从金陵大学毕业后原本是打算服从分配去国企工作的,但当时因为成立不久的司特和金陵大学有合作项目,朱维船跟着导师接触了司特这边,对于司特的情况比较了解。

  司特虽然不是国企,只是合资企业,但司特却是金陵的第一家合资企业,而且司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当年宋朝援求贤若渴,不仅和地方合作成立了技校和中专,培养自己的人才,还是金陵第一个公开向社会招聘的企业,包括在校招聘的合资企业。

  由于对司特有了解,再加上司特开出来的待遇收入都很不错,朱维舟也就成了当时第一个“吃螃蟹”的大学毕业生,以应聘的方式进入了司特工作。

  因为朱维舟的大学生身份,他从进入司特开始的起点就比别人高不少。按照司特的入职流程,朱维舟先在司特下属的工厂锻炼了半年,随后就调任总部工作。

  在总部,朱维舟最先是在管理部工作,负责总部和下面各厂的协调工作,这个工作很繁琐,但也锻炼人,朱维舟在这个岗位上干的不错,没两年升成了主管。

  接着,朱维舟去了沪海分公司,担任了沪海分公司的部门经理,在沪海干了三年又调回金陵总部,随后升任金陵总部产业事业部(饮料)的副总监。

  在饮料事业部干了两年半,朱维舟又去了方便面事业部干了几年总监,随后再从事业部调任总部成为了总经理助理,也就是当年郑国元的助理。

  接下来跟在郑国元身边好几年,从总经理助理一直干到集团副总,这一步步走来可以说很是顺利,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朱维舟就获得了巨大人生成就,更因为其能力深受郑国元的信任。

  郑国元退休之前,向宋朝援特意推荐了朱维舟,宋朝援对朱维舟这个人也是有印象的,觉得这是一个有文化有想法也有能力的年轻人,在考察一段时间后同意了郑国元的推荐,郑国元退休前半年朱维舟已经是常务副总了,这个职位非常重要,可以说以当年郑国元的例子,成为常务副总基本就是未来接替总经理的必经之路。

  最终,朱维舟如愿以偿,在郑国元退休的时候顺利坐上了总经理的宝座。

  一晃就是两年过去了,现在的朱维舟在司特总经理的位置上坐得稳稳当当,尤其是郑国元退休前后,一大批最早司特成立时的老人陆续也年龄到岗离开了司特,这些人的离开也给朱维舟顺利掌握司特大权有了很好的机会,再加上朱维舟这个人非常聪明,又善于处理人际,现在的他在司特可以说是大权在握风光无限。

第1044章 恭敬有礼

  和往常一样,今天朱维舟坐着他的专车来到司特总部,他屁股下面的这辆车是新换的,比起之前郑国元留下来的那辆老车可是强多了。

  郑国元的车还是当年他刚到司特的时候宋朝援给他配的呢,虽然在当年也算是好车,可毕竟开了好多年了,虽然平时维护的不错,可老车就是老车,郑国元走后那辆车朱维舟怎么坐都感觉不舒服,没过多久就以车到里程报废的原因重新换了一辆车,也就是他现在坐的这辆。

  新车就是好,先不说价格是当年郑国元那辆车的两倍还多,而且车里的内饰包括座椅都是极高端舒适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坐在这车里只要关上车窗,外面的噪音根本就听不见,坐起来也特别平稳,让朱维舟极为满意。

  车子到了总部,直接进入了地下车库,平稳地停在了靠近电梯的位置。

  穿着制服,戴着白手套的司机等车停稳马上下车,然后小跑着到了后座的位置拉开车门,同时一只手还挡在车框的位置,半弯腰冲坐在里面的朱维舟露出笑容。

  朱维舟也不说话,见车门打开提着包就下了车,然后头也不回地就朝着电梯那边走去。

  “朱总!”

  “朱总早……”

  “朱总您早……”

  到了电梯那边,几个正等着电梯的公司员工见朱维舟来了,连忙鞠躬问好,同时仿佛和训练过一般左右散开,给朱维舟让出了通道。

  朱维舟笑呵呵地向众人点头,一副和善客气的样子,但当他站在电梯口的时候,那些人却全部后退了两步,和朱维舟拉开一定的距离。

  片刻,电梯到了,门打开,朱维舟迈步进了电梯。而那些人却站在电梯口丝毫不动,带着笑容目送朱维舟进去。

  朱维舟也不说话,直接按了自己办公室所在的楼层,接着电梯门缓缓关上,能坐十多人的电梯就载着朱维舟一个人上行,而刚才等电梯的那些人继续守在电梯门口,耐心等候下一部电梯的到来。

  几分钟后,朱维舟到了自己要到的楼层,叮的一声响过,电梯门打开,朱维舟出了电梯,向前过去左拐没几步就是他的办公室所在。

  朱维舟的办公室不小,相比其他副总的办公室要大许多。在郑国元时代,这个办公室装修很普通,里面的装饰也都是以实用为主。

  但现在,朱维舟已经把办公室重新装修过了,具有高学历的朱维舟觉得之前的办公室过于俗气老套,自己亲自设计并规划找人重装了办公室,光是装修就花了近百万万,如果再加上里面的全套红木家具和其他陈列的话,投入的资金居然超过二百万了。

  除去精美的装修,朱维舟还在自己的办公室,也就是自己办公桌后面的墙上和办公室正面的地方各挂了一副字,这两副字是朱维舟从一位金陵有名的书画大师那边求来的,光是润笔费就花费了整十万。

  这两副字写的龙飞凤舞,颇具艺术性。

  其中朱维舟背后的墙上那副字是“坦荡”,而办公室正面墙上的那副字是“诚信是金”。这两幅字让朱维舟非常满意,因为他觉得这两幅字里的意思正代表着自己在企业经营和个人作风的最高评价。

  做企业嘛,需要诚信,诚信是金是代表着司特企业的文化。而坦荡是他个人的优秀品质,做人就是要坦坦荡荡,这是朱维舟的座右铭。只不过不懂文化的人估计看不懂这两个字,只有拥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才能理解,这也突出了朱维舟较高的文化底蕴和素质。

  “老板,您来了。”

  说话的人是朱维舟的秘书,和郑国元不同,朱维舟担任总经理后扩大了总经理办公室的规模,除了总经理助理外,原本的秘书也由一人变成了三人,而且这三个人都是非常年轻的女孩子,年龄最大的二十五岁,最小的才二十岁,三个女孩子面容姣好身材一级,用朱维舟的话来说,这样的秘书看着赏心悦目,不仅能代表公司的形象,也更利于工作心情。

返回